十善业道经讲记 第18集

佛说十善业道经 第18集

诸位同学,大家好!请掀一开《十善业道经》第四面,第三行看起:

【龙王。汝观佛身。从百千亿福德所生。诸相庄严。光明显曜。蔽诸大众。设无量亿自在梵王。悉不复现。其有瞻仰如来身者。莫不目眩。】

到这里是一段。我们读这段经文,要深深的去反省,应当要向佛学习。『龙王』是我们六道众生的代表,为什么用「龙王」来做代表?龙是变幻多端,变化莫测。就自身来说,我们起心动念千变万化;就我们生活环境来说,我们面对的人事,对人对事对物,这一切人事物也是变化莫测,所以用「龙」来表法。「王」,这种变化,不知不觉好像是自然的了,佛家常说「法尔如是」,似乎是这个情形。「王」有自在意思,没有丝毫勉强,这表什么?表习一性一已经成了自然,「习惯成自然,少成若天一性一」,就像天一性一一样,自自然然的他就起心动念、刹那不住,所以用「王」来代表。由此可知,我们业力之深,佛在经上常说,我们自己无法体会。自己也常说「我的业障深重」,这「业障深重」之程度、「业障深重」之所以然,自己完全不能够觉察。所以在这个地方佛以龙王来表法,意思就很深很深,这是六道众生。

佛教给我们,你观察佛身。所以佛是现身说法,正是经教里头常常教导我们,「受持读诵,为人演说」,演是表演,做出来给我们看。我们看佛身,一切经论里面都记载着佛的相好,「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教乘法数》、《佛学辞典》都有记载,这是最容易查的。江味农居士着《金刚经讲义》,周止庵居士着《心经诠注》,都引经据论,详细的跟我们说明。相好是果报,果必有因,我们常常说「相随心转」,这个话一点都没错,实实在在的是这么一桩事情。不但我们自身相貌体质是随心所转,我们的生活环境又何尝不是?除了自身之外,都是生活环境。换句话说,全是依报,跟我们一起生活的这些人是人事环境,物质是物质环境。咱们外面人事环境、物质环境,也是随心所变的、随心所转的,几个人知道?

我们说我们今天生活环境很不好,人事环境也不好,物质环境也不好。我们现在同生在新加坡这个社会里头,许多同学见过许哲,你问问许哲,许哲说人事环境、物质环境都非常美好,这是什么原因?为什么我们觉得不好,她会觉得很好?你再问问李木源居士,李木源居士的环境跟许哲居士的环境相同,一切人事物很美好,这个道理在哪里?道理在起心动念,在你的心。这部经前面佛说得很明白,「一切法从心想生」,你心想是美好的,一切人是美好的、事是美好的、环境是美好的;你的念头不好,人事物没有一样是好的。这岂不是蕅益大师所说的,「境缘无好丑,好丑起于心」,人心要好,起心动念都好。

『百千亿福德所生』,「百千亿」到底是真的、是假的?真的,佛每一个念头都是福德。那我们就晓得,我们从早到晚有多少个念头?「百千亿」一点都不过分。是个形容,不是真正的数字,真正的数字比这个,不晓得要多百千亿倍都不止。我们在佛经里面读到,佛告诉我们一弹指有六十刹那,一刹那有九百个念头。我们过去也粗略的估计,一秒钟有两个十万八千念头,这种微细念头,我们凡夫不能觉察。

谁见到了?佛经上跟我们说,八地菩萨见到了,那个定功深,就是心清净,清净到那样的程度,觉察到微细念头的生灭。我们的念头,六道凡夫的念头,佛说法把它归纳为「善、恶、无记」这三类。善有福,但是不是德。六道众生有福,德谈不上,这个德的水平太高了。德是什么?所有一切念念都是善念,念念无住,《金刚经》上讲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无住是什么?离妄想分别执着,这叫无祝我们极微细的念头都堕在妄想分别执着,你就晓得妄想分别执着的根有多深。所以佛教导我们,我们学起来这么困难,有道理,不是没有道理,这个根太深了。一秒钟两个十万八千生灭,每一个生灭都具足妄想分别执着。由此可知,我们今天讲放下妄想分别执着是放下粗相,好像一棵树一样,放下几片叶子而已,放下这个树梢而已,枝干根本一丝毫都没有动遥我们怎么能比得上佛?

我们供养佛像的用意在哪里?就在此地,让我们看到佛像,想到佛起心动念、言语造作全是圆满的福德,就是《金刚经》上所说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生什么心?生与一切众生感应道交的心,众生有感,佛立刻就有应。这个生心我们很难理解,因为我们凡夫讲到生心就会起心动念。佛有没有起心动念?没有,所以这个生心的意思很深很深。佛与菩萨随类现身,没有妄想分别执着,佛与一切众生随机说法,也没有一切妄想分别执着,我们要了解这事实真相。

学佛从哪里学?从这些地方学。一切众生根一性一不相同,因此入门也不一样,所以首先要知道自己的根一性一。古德常讲:「人贵自知之明」,自己一定要了解自己、认识自己,你的修学就方便了。世间胡涂人,迷惑颠倒的人,他不认识自己,狂妄自大,这种人世法佛法都没有成就。古人这样说法,我们再仔细观察果然不错,凡是狂妄自大的,这些人在社会上不少,一无所成。真正有成就的,连《了凡四训》里面都说得很多,谦虚恭敬,处处不如人。袁了凡看人,看到这些举子,就是准备去考试的,只要看到这个人谦虚恭敬、样样不如人,他说这个人决定考中;狂妄自大、目中无人的,这个人决定落第,都被他料中了,这里头有大道理,所以我们在此地要学。

福德的根是什么?根就是十善业道。怎么能够疏忽?诸佛如来百千亿福德的根本,就是「净业三福」的头一条:「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地藏菩萨本愿经》所讲的是这一句,但是它有轻重的差别,是以「孝亲尊师」为重。《十善业道经》跟《地藏菩萨本愿经》无二无别,偏重在「慈心不杀,修十善业」。这两部经合起来看,「净业三福」第一条就圆满了,诸佛菩萨从这里修起,也在这个地方完成。发心起修,这就是发心住的菩萨,功德圆满就是究竟的佛果。究竟的佛果,只不过把这一条十六个字圆圆满满做到而已,我们要懂这个道理,然后才晓得怎样修学。

所以这一句话非常重要,想想我们,我们今天的身,从百千亿业障所生,照《地藏经》上讲的话,「阎浮提众生,起心动念,无不是罪」,我们是从罪业生。为什么会有这个现象?其实我们在经教,透过这么长的时间修学,不是不懂,懂得!我们的罪业是念念都是自私自利,自私自利的念头,从来没有说是一秒钟、一分钟放下过,没有!念念都是自私自利,这就是罪,《地藏经》上讲的「起心动念,无不是罪」。佛是福德,是德,佛起心动念决不为自己。怎么知道?《金刚经》上说得很好,佛菩萨「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无我见,无人见,无众生见,无寿者见」,所以他成就的是无量福德。我们起心动念自私自利,这是具足四相,无不是罪。这个道理搞清楚了,事实真相也明白了,我们应该怎么做?要不要学佛?

佛的果报下面说了,「从百千亿福德所生」,这是因;下面讲果,『诸相庄严』,这一句是果报里头的总说。佛陀示现在我们这个世间,这个世间众生福薄,总是与一切众生现同类身,同类身里头比较好一点,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同类身里头的好相。经中赞叹佛的报身,《华严经》里面的卢舍那佛,极乐世界阿弥陀佛,「身有无量相,相有无量好」,不是三十二相、八十种好,这是如来果地上的境界,跟我们凡夫说,我们凡夫也没有办法理解。我们能够对于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比较上能够理解一点,能够体会到一点。世间有志之士,就如同阿难尊者,见到佛的相好光明,发心向佛学习,这是把果报展现出来,你们看看这果报好不好?如果你觉得这个果报好,你也想要,那你就要像佛菩萨一样修因,因圆果就满了。你不修因,果报是决定得不到的。这一段文意思深广无尽,我们要很细心去体会,要知道怎样去学习。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

《十善业道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