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法师、各位居士:
天气很热,非常感谢大家仍然这么踊跃的来听讲。昨天我曾经从生活的空间、生活的时间、生活的人间三方面阐述了佛教与生活的关系;今天让我从佛教的物质生活、佛教的处世生活、佛教的精神生活等三方面再解说佛教与生活的关系。
第一、佛教的物质生活--衣食住行上的佛法
(一)从阿弥陀经里看衣食住行的生活
一般人都以为佛教讲四大皆空,应该只重视精神生活,而不重视物质生活。因此,有些人,你劝他信奉佛教,他会退避三舍,他以为信了佛教,好的衣服不能穿,好的东西不能吃,甚至高楼洋房不能住,一定要吃苦,吃苦才是信仰佛教,我为什么要去自找苦吃呢?其实,佛教有多种性质,强调这种着重苦空无常生活的方式,往往不能获得一般大众的信仰。现在我根据《阿弥陀经》,把佛教重视物质生活的情形介绍给诸位。
《阿弥陀经》是大家所最熟悉的一部经。经里叙述极乐世界的情况,尤其是物质生活方面,是那么的丰裕富有,譬如说地是‘黄金布地’;房子是‘七宝楼阁’,尚有七重栏楯、七重罗网、七重行树,皆是四宝,周匝围绕;另有七宝池,池底纯以金沙布地;四边阶道,亦以金、银、琉璃、玻璃等宝合成;穿的衣服,所谓‘思衣得衣’;吃的食物,是‘思食得食’;一交一 通工具则是‘飞行自在’。由此可知,极乐世界的物质生活实在太丰富了。
从极乐世界的物质生活上,我们可以知道信仰佛教不一定要吃苦。从净土法门的角度来看,佛教是一种‘幸福’之教,信仰佛教可以获得幸福、快乐。至于说到‘苦’,不容否认的,佛教也经常在讲苦,所谓三苦、四苦、八苦、无量诸苦,其实,佛教讲苦的原因,只是说明‘苦是入道的增上缘’,并不是说信仰佛教的目的就是要受苦,也不是说只有受苦才能得到解脱。
佛教的物质生活,教人不需要特别标榜‘苦’,因为太苦的人生如槁木死灰。但是,也不教人热衷于物质的追求,因为‘欲海难填’,有了洋房,还要汽车;有了电视,还要冷气,终日汲汲于物质的享受,岂不成为物欲的囚犯,还有什么信仰的法乐可言?因此,‘太苦’与‘纵乐’两种极端的生活,都不是佛教所要求的生活。《阿弥陀经》虽讲丰富的物质生活,却要在物质生活中实行佛法;《金刚经》讲‘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道理,也不是要我们放弃所有,而是在强调一种佛法的中道生活。由此可知,在苦乐之间的中道生活,那才是真正的佛教生活。
(二)从五乘佛法上看衣食住行的生活
所谓五乘,即人、天、声闻、缘觉、菩萨,这是学佛的五种阶位。在人天乘的佛法里,佛教非常重视物质生活;在声闻、缘觉的阶段里,则较重视精神生活。人天乘的对象,是指在家众;声闻、缘觉的对象,是指出家众。时下一般弘法者,常有一种错误的观念,就是常常将对声闻、缘觉的要求,用来要求人天的大众。譬如素食、苦行,这是声闻、缘觉的修行生活方式,如果用这些佛法来要求在家人的生活,似乎不太恰当。
另外,在佛教里常常讲‘发心’,所谓‘发心’,即发三种心:一、发增上生心,可以招感人天果报;二、发出离心,可以招感声闻、缘觉的果报;三、发菩提心,可以招感菩萨的果报。这中间,发增上生心招感的人天果报,对物质的生活并不采取否定的态度,譬如‘功名’,人天乘的佛法并没有禁止追求,甚至于求得越高越好;‘财富’,黄金不是毒蛇,甚至于拥有越多越好。在人天乘的佛法里,并不把功名富贵看成是绝对可怕的东西,只是当你求功名求富贵时,必须要用合理的方法,有了功名富贵,好好用来造福人间。
世间上的人,随着各人的根性不同,有一种人,对于功名富贵不感兴趣,他想舍离功名富贵而一心求法,这种人就是接近于声闻、缘觉的根性,发出离心,可以舍俗出家。否则,就算你在佛教里已经剃发染衣,现出家相,可是对世俗的荣华富贵没有舍离之念,这和出家法,并不能算做真正相应。
若照佛教的发心来说,发增上生心的在家居士,在社会上营求功名富贵,并且过着妻子儿女的伦常生活,这是佛法所允许的,丝毫不必有惭愧或罪恶的感觉;重要的是无论你如何追求功名富贵,不可作奸犯科,不可邪僻一婬一乱,在世俗正常生活的范围内,是不违背佛法的。
目前佛教有些弘法的大德法师们,常常用出家人的修行标准去要求一些在家的佛教信众。譬如:要他们放下功名富贵,告诉他们功名富贵如毒蛇,是苦空无常的;要他们放下妻子儿女,告诉他们妻子儿女是冤家,是讨债的。这种化度的方式,可说是错误的!不契合众生的根机,难怪有一些不懂佛法的人,听到要他信仰佛教,要避之唯恐不及。
(三)从日常生活中看衣食住行的生活
衣食住行在日常生活中是不可或缺的,即使成了佛的世尊,也离不开衣食住行的生活。不过,佛陀虽然在衣食住行上与一般大众的生活无异,但是,它却具有完全不同的意义。《金刚经》说:‘尔时世尊食时着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这一段经文是描写佛陀的日常生活,乍看之下,与一般人完全一样,但是,如果我们深入去体会,则可以发觉这些平凡的生活方式里,包含有不同凡响的一精一奥微妙之处。
‘食时着衣持钵’,象征佛陀的‘持戒’生活;‘入舍卫大城乞食’,是给信众供养‘布施’,佛陀布施佛法给供养者;‘次第乞已’,这是一种‘忍辱’的表现,因为佛陀乞食按着次序,逐家挨户而去,并不因为某条街有较好的供养,就特别舍近求远,而是随缘次第托钵,即使所乞得的食物粗劣难咽,也须要忍耐,这是佛陀所行的忍辱波罗蜜;乞食回来,‘还到本处’,‘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这是表示佛陀的‘一精一进’波罗蜜。佛陀日常生活中,穿衣、吃饭、行路、静坐,那一样不是佛法?
从上面所述之情形,我们可以了解佛陀的日常生活里,是在实行布施、持戒、忍辱、一精一进、禅定的般若生活,也可说是一种六度的生活。
唐朝有一位赵州禅师,有人去参访他,说道:‘禅师!请开示佛法。’赵州回答道:‘吃饭去!’一会儿,又有人来请示佛法,禅师说:‘洗碗去!’等一下,再有一个人进来,向禅师说:‘请禅师指示我无上妙道。’禅师又回答道:‘扫地去!’吃饭、洗碗、扫地,这是日常生活中的琐事,但是,佛法在那里?佛法就在日常生活中。一般人不了解,往往忽略了近在我们身边的佛法,而千里迢迢地去外面追求。历史上很多禅师大德们,在吃饭中,或在打扫、耕作中,偶尔一些撞击就开悟了。甚至有人听到风吹竹子声,或邻家小孩的哭声,都可以开悟。因此,我们修学佛法,固然要向藏经去探寻,向善知识去参访,但却不能忘了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吃饭、穿衣、睡觉,处处都有佛法,希望大家能当下去体会。
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是每一个人都免不了的,那么,我们如何从衣食住行中去了解佛法呢?
先说‘穿衣’,一般人一大都很重视衣着的华丽,试看百货公司的成衣部,五彩缤纷,各色各样,极尽其奢侈,但是,这些只能够装饰一个人的外表。外表是虚假不实的,所谓‘金玉其外’,即其道理。一个人即使身上穿着丝织绸缎,内心里却装满着贪嗔愚痴,这种人只算是虚有其表。佛教教人不要重视外表的装饰,要重视内在的充实,一个心里充满慈悲和道德的人,即使他身上只有一件粗布外衣,也不会减轻别人对他的尊敬;因为内在的美,如山谷的幽兰,洋溢着阵阵芳香,使人心情怡悦。所以,一个学佛的人,不必重视外表的衣着,不必以华丽的衣着来装饰自己,必须重在内心的修持,以高尚的气质,以道德的修养,来庄严自己。
至于吃,一个学佛的人,吃,要吃山珍海味呢?还是只吃青菜萝卜呢?佛法曾说,人的身体是四大和合的假体,没有真我可得。但是,我们要修行,必须借用这假合的色身,因为一旦失去了身体,则没有修行可言,所以,虽是假合的躯体,仍然要滋养它,所谓‘藉假修真’。
我们知道了‘藉假修真’的道理后,在吃的食物上就应该懂得不必去计较它的好坏,斋堂五观想中的‘正事良药,为疗形枯’,说明饮食如药物,只为了滋养色身,难道一个病人还能计较药品的甘美苦口吗?佛世时,规定弟子托钵乞食,不另营食事,就是这个道理。
有一次,名教育家夏丏尊先生见律宗大德弘一大师吃饭只有一道碱菜,不忍心的说:‘难道你不嫌这碱菜太碱吗?’弘一大师回答说:‘碱有碱的味道!’过一会,大师食后,手里端着一杯开水,夏先生又皱皱眉头道:‘茶都没有得吃吗?怎么吃这种清淡的开水?’弘一大师笑一笑说:‘开水虽淡,但淡也有淡的味道。’
‘碱有碱的味道,淡有淡的味道’,这是一句多么富有佛法味道的话啊!弘一大师把佛法应用在他的日常生活中,可说真正体会了‘禅悦为食’的生活。
其次谈到‘住’,一般人有的住斑楼洋房,有的住违章建筑,也有的住茅蓬小屋,我们学佛的人,对于‘住’的看法,应抱持怎么样的态度呢?俗话说:‘日食一饱,夜眠一床 。’不论是高楼洋房也好,不论是茅蓬小屋也罢,一个人躺下来不过三尺宽六尺长的一席地,那么,人生又何必汲汲于为住苦恼呢?
明朝开国君主朱元璋,小时候,曾在皇觉寺当沙弥。相传有一次朱元璋外出,回寺时夜已深了,寺门已经关闭,不得已只好在寺外席地而睡。当他躺在地上,望着夜空满天星斗时,兴之所致,吟了一首诗,曰:
‘天为罗帐地为毡,日月星辰伴我眠;夜间不敢长伸足,恐怕踏破海底天。’
朱元璋当时虽是个小沙弥,但是从这首诗里,我们可以看出他胸襟的宽阔。以天为罗帐,以地为毛毡,日月星辰伴我安眠,夜里还不敢把脚伸长,只因为怕踏破了海底的天空。这是一个多么洒脱超然的境界,其气魄真不同凡响。
由此可知,一个人该住什么样的地方,事实不在于地方的大小如何,主要在于个人胸襟的宽阔如何。一个胸襟宽阔如当沙弥的朱元璋,虽然席地而卧,却有法界在我一心的感觉;如果一个心量狭小,不满现实的人,即使住在摩天大楼里,也会感到事事不能称意。因此,一个学佛的人,要先扩大自己的心胸,将佛法应用在生活上,则不论住斑楼也好,住茅蓬也罢,每一个时辰,每一个地方,都会感到称心满意,生活愉快。
一个人心胸开阔,事事如意,不论到那里都觉得这个世间很美好。慈航法师遗书说:‘只要自觉心安,东西南北都好。’既然如此,宇宙之间,又有何处不可安身呢?我们再提到‘行’的问题,所谓‘心有灵犀一点通’,乘你的‘真心’,自然可以畅游法界虚空。从前,才有脚踏车的时候,人们都觉得脚踏车比走路要快得多;可是,当汽车在马路上奔驰时,人们又觉得脚踏车太慢了;到了飞机在天空中里翔的时候,大家又嫌汽车的速度不够了。世界上的一交一 通工具有那一样才是绝对的快呢?那就是我们的‘心。’《阿弥陀经》云:‘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过十万亿佛土远的世界,如何能去得呢?‘于一念顷,即得往生。’在一念之间,我们的心就可以抵达极乐世界,可见心的妙用,是多么不可思议。因此,一个信仰佛教的人,最重要的是要把握自己的心,驾御自己的心;唯有用心去体会佛法,将佛法用诸于日常生活,这种生活才是最幸福、最快乐的。
第二、佛教的处世生活──人我相处上的佛法
(一)从四摄化他上谈人我相处
要想了解佛教里的处世原则,必须先知道四摄法。所谓四摄法,即布施、爱语、利行、同事。佛教教我们与人相处,首先要时常布施结缘。有人或许认为我没有钱财,也不会说法,我如何布施,如何与人结缘呢?让我告诉各位一个最容易的布施法门。譬如:走在路上,与人碰面了,给人一个微笑,或是一个点头,这就是布施;开口问一句‘好’,道一声‘早’,用嘴巴说一些关怀别人,慰问别人,给人欢喜的话,这些都是布施,是一种不花本钱,人人能做的布施。
假如有人认为对人微笑,笑不出来;跟人点头,不太习惯;关怀、慰问,说不上口。没有关系,你总有一颗心吧!用你的心来布施,当别人很有礼貌、互道安好的时候,你心里要欢喜;当别人布施、做好事的时候,你也要欢喜,这就是心的欢喜布施。可是,有些人天性愚痴,一习一 气难改,听到有人说好话,心里就不欢喜,还要不屑地说:‘这个家伙就是一张嘴,只会在表面上奉承,说好话。’看到有人出钱做功德,钱出很多,他就说:‘哼!他就会打肿脸充胖子,自己的生活都难过了,还要拿钱布施,充当好人。’如果看到人钱出少了,又说:‘哼!吝啬鬼!钱财那么多,只出这九牛一毛,有什么了不起!’总之,不论别人怎么做,他就是不欢喜,连‘随喜’的布施都不肯施舍。
事实上,布施的功德,在日常生活上是非常容易的,随口的布施,随手的布施,随意的布施,随喜的布施,随心的布施,不需要花很多本钱,随时随处可以做功德。平时我很重视人生的佛教,很重视生活的佛教,我所提倡的佛法并不是一精一辟深奥的道理,而是生活上大家都能做得到的。譬如上述的布施功德,只要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多用心思,切实去奉行,相信一定能够处处如意,人人有缘。
除此之外,还有爱语、同事、利行。所谓爱语,给人说几句好话,用鼓励代替责难,用爱语帮助他人,何必一定说话像刀剑一样,刺伤别人,让别人难过呢?所谓‘同事’,就是要你能设身处地和他一样,譬如说:他是个军人,你和他谈商业,他会不感兴趣;她是一个家庭主妇,你和她谈政治,她也不喜欢。你必须能够设身处地为他设想,他需要什么,就针对他的需要同他讲佛法。另外还有‘利行’,就是尽自己的能力,去做利益他人的行为,凡事只要把握住‘真心为人’的原则,以诚恳、欢喜的心,事事就能够做得恰到好处。
(二)从六和主义里谈人我相处
在佛教里,将出家人称为‘僧伽’,即‘僧一团一 ’之意,又叫‘和合僧’。所谓‘和合僧’,是指僧众在真理与行事方面都能和谐相处的意思。现在让我将这‘和合’之意加以引申,贡献给各位参考:
一、六和敬的第一是见和同解,就是思想的统一:目前台湾社会安定,人民生活富裕, 这是思想统一之故。如果有人思想不能跟大家一致,走到叉路去,就有可能发生变故。在佛教里面,大家讲究对佛法要有共同的认识,以佛法为行事的最高标准,不可越离轨道。
二、六和敬的第二是利和同均,就是经济的均衡:在社会上,有钱的人要帮助穷困的人,有力的人要扶助弱小的人,让大家都能够安稳、舒适的生活。
三、六和敬的第三是戒和同修,就是法制的平等:在生活中,个人不可拥有特权;在法制规章之前,应该人人平等。大家养成奉公守法的习惯,公平合理的生活。
四、六和敬的第四是意和同悦,就是心意的开展:日常生活中大家要养成心胸的开阔和心意的和谐,不要比较人我得失,不要计较是非利害,心意的和悦才是天堂净土。
五、六和敬的第五是口和无诤,就是语言的亲切:人与人相处,常常会有不悦、误会等情事发生,大都是从言语上引起的,因此,说话恳挚,语气委婉,大家就能够和平相处。
六、六和敬的第六是身和同住,就是相处的和乐:大家有缘相聚一处,讲求和谐快乐,你帮助我,我帮助你;你尊敬我,我尊敬你;平等的共居,平等的生活。
上面所述六和主义的生活,虽是出家僧一团一 的生活,但各位大都皈依了三宝,信奉了佛教,你们应该要重视僧一团一 的精神,学习 僧一团一 的生活。以思想统一、经济均衡、法制平等、心胸开阔、语言亲切、相处和乐等方法用诸于日常生活中,过真正清净和乐的佛化生活。
(三)从四众弟子中谈人我相处
佛教中有出家男女二众与在家男女二众,所以称为‘四众弟子’。目前,在佛教界有这样的情形,出家众认为佛教应以出家人为主,出家人最重要。可是,在家的居士却主张:在家的信众应该比出家人更重要,譬如出外,或办事等,均以在家居士的身分较为方便。
事实上,我认为出家众和在家众应该同样重要,互相提携,相辅相成,不应该彼此轻视,互相排挤。我举个例子说明彼此排挤相嫉的不幸后果。
在一座古老的寺庙中,住着一位师父,带着两个小徒弟。师父害有风湿病,两腿行动不方便,每天分由两个小徒弟捶腿侍候。每次当大徒弟在捶右腿时,师父就说:‘你师弟捶左腿,捶得很舒服呢!你应该像他那样捶才好。’大徒弟听了,心里很不高兴。但当小徒弟捶左腿时,师父也总是说:‘你师兄捶右腿捶得很好喔!你应该向他学习 。’小徒弟听了,心里也很不舒服。
有一天,大徒弟来捶腿,心里想着师父对师弟的赞美,越想越气,心想,我如果把师弟捶的左腿打断时,师父以后就不会说他好了。
师弟看他捶的左腿被师兄打断了,一气之下,也把师兄捶的右腿打断。
两个徒弟因嗔恨、嫉妒,把师父的双腿打断了,害得师父变成没有腿的跛子。佛教里的出家、在家二众,如果互相不能协调,出家人看轻在家人,在家人卑视出家人,则结果受害的是谁?是佛教啊!
一只手有五根手指头,每一根手指头长短不一,分开来每一根力道都很小,很容易折断;如果把它合起来,成为一个拳头,就有很大的力量。在佛教里,寺院与寺院之间,僧众和信众之间,大家要互相往来;不论参禅、念佛、修密,大家都是佛弟子,也应该互相尊重;出家人和在家人要共同为佛教效力;本省人、外省人,大家要不分彼此。在佛教的大前提之下,大家是一师一道,应情同手足,互相照顾。因此,各位护法居士们!你们尽避从这个寺院参访到那个寺院;从这位师父请教到那位师父,师父虽不同,但佛法是一样的。心地开阔,胸怀坦荡,虽然别人有分别心,至少自己不起分别。所谓依法不依人,唯有这样,大家和平相处,一团一 结合作,才能发挥佛教全体的力量,这可说是今日中国佛教复兴的重要关键。
第三、佛教的精神生活──思想见解上的佛法
(一)从八正道中谈思想见解
上面我讲了佛教的物质生活与处世生活,这里我要再讲佛教的精神生活。一个人在生活中除了物质以外,还有很重要的精神生活,所谓精神,就是一个人的思想见解,一个人的内心认识。学佛的人,如何过他的精神生活呢?首先我提出八正道,从八正道中来谈我们的思想见解。一个人思想见解错了,生活里面就很难有乐趣,八正道是指导我们生活的最佳准绳,所以,如果大家都能奉行八正道,则对生活的改善,有很大的帮助。
什么是八正道呢?第一是‘正见’,佛陀告诉我们正见有四种,一、要正见有善有恶,二、要正见有业有报,三、要正见有前生有后世,四、要正见有圣人有凡夫。‘正见’就像一个‘照相机’,拍照镜头不准确,则洗出来的照片就与原物走样。同样的,我们看世间上的人,看世间上的事,甚至于看世间上的道理,如果思想的‘镜头’调不准,则世间上的一切事物都变质了。平常我们常会说:我以为……,我的意见是……,我认为应该……。其实,每一个人的见解,都有偏差的时候,唯有佛陀的见解才是正确的。佛陀教导我们要有四种正见,这四种正见是如实理、如实解、如实见、如实证。我们对于佛陀不起怀疑,对于因果义理有肯定的认识,这就是我们的正见。
有人说:‘我念佛念了几十年,可是却越念佛越贫穷。’说这种话就是没有正见。佛陀又不是我们的财神爷,也不是你的经理、会计,他怎么能替你管钱呢?再说,念佛是要求往生净土,怎么跟佛陀计算起钱来呢?又有人说:‘我吃素信佛了几十年,身体却越来越不好,生意也越来越潦倒。’这种想法也很怪异,身体不好应该看医生,平时不注重运动,不注重营养,不注重修持,身体怎么会好?至于生意潦倒,自己不善于经营,不勤劳,不奋斗,事业怎么能顺利呢?还有一些人,信了佛教以后,把所有不如意的事情都归罪于佛教,这不是很愚痴吗?一个有正见的佛教徒,为了信仰,即使牺牲生命,也在所不惜,这才是根本的正见。
(二)从高僧行谊中谈思想见解
古德高僧,他们的行谊有什么特色呢?他们在佛法中如何生活呢?让我举几个例子向各位说明。
隋朝提倡三阶教的信行大师,他曾经搬到一个山坡上去居祝有人问他为什么?他说因为那里太陡了。过去的车辆都是用推的,或是用拉的,到了那个山坡,常常进退两难。信行大师每天于礼佛之余,就在那里帮人推拉车子。有人以为这又有什么好处呢?可是,信行大师却每于替一人推车子之后,感到非常快乐。这是为什么呢?‘助人为快乐之本’,信行大师有服务众生的思想,因此,他常常在服务、助人的生活中获得快乐。
唐朝百丈禅师提倡‘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生活原则。他每天一定要工作了以后才吃饭,后来年纪大了,身体衰老了,弟子们不忍心他终日辛劳,遂把锄头、工具等收藏起来。老禅师找不到工具,竟终日不吃饭,弟子们不得已,只有把工具拿出来还给他。百丈禅师认为在工作中才有快乐。
唐朝智实大师德高望重,名振遐迩。一日,唐太宗请他吃饭时,将道士的座位排在前面,出家人排在后面,大师认为不妥,不肯就座。唐太宗主张道教的祖师──老子姓李,唐朝的天子也姓李,唐朝与道教同宗,应该让道士排在前面。智实大师不肯委屈就座,太宗一气,即把大师放逐到边疆受苦。有人认为大师太不自量力了。智实大师说:‘我所以要竭力争取,乃要让后人知道唐朝有出家人啊!’
智实大师为了佛教的地位,不惜冒犯皇帝,据理力争,这可说是信仰的力量在支持他。
历代的高僧大德,甚至于民族英雄,为了真理,,他们可以不计个人的成败得失,事事只求心安理得。所以,一个信佛的人,,在日常生活中,凡事要求其心安,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这就是正确的思想见解。
(三)从修养深浅中谈思想见解
一个对佛法有基本认识的人,至少应该要有下面几种思想:虽苦犹乐、虽难犹易、虽无犹有、虽死犹生。一个对佛法有真正体验的人,在他的心目中,苦和乐不是两个,难和易不可分开,有和无没有区别,生和死本是一体。
有一位在家居士去请教智藏禅师,问道:‘有天堂和地狱吗?’
禅师点点头,说:‘有啊!’
居士再问:‘有因果报应吗?’
禅师说:‘有啊!’
又问:‘有佛菩萨和三宝吗?’
禅师答:‘有啊!’
不管你怎么问,禅师总是回答‘有啊!有啊!’这位居士听后,觉得很怀疑,再问禅师道:
‘禅师!莫不是您回答错了吧?以前我在径山禅师那儿,我问他一样的问题,可是他都说“无!无!”为什么禅师您却什么都说“有啊!有啊!”’
智藏禅师听了,微笑着说:‘我问你,你有老婆吗?’
居士回答:‘有!’
禅师又问:‘你有儿女吗?’
居士答:‘有!’
禅师再问:‘你有田产房屋吗?’
居士答:‘有!’
禅师换了一个方式,又问道:‘径山禅师有老婆吗?’
‘没有!’
‘有儿女吗?’
‘没有!’
‘有房地产吗?’
‘没有!’
禅师坦然说道:‘这不就对了吗?径山禅师讲“无”,是讲他的境界,我回答你“有”,是讲你的世界啊!’居士恍然大悟。
平常一般人总喜欢把苦和乐,难和易,分得很清楚,因此,苦的时候难过,乐的时候欢喜;有收获的时候雀跃鼓舞,困难的时候伤心颓丧。假如一个人能够把这些对待的事情调和,不偏激、不极端,那么生也好、死也好、苦也好、乐也好、难也好、易也好,这不是很洒脱自在的生活吗?
今天的讲演到这里结束。过去我常听到一些听经的人,听完回来,有人问他:‘那个法师讲得好不好?’‘太好了!’‘讲些什么内容呢?’‘我们听不懂。’听不懂的佛法才算好。今天我所讲的是佛教的物质生活、佛教的处世生活、佛教的精神生活,都是很浅显的道理,也都可以付诸于生活上实行,希望大家都能够听得有受用,谢谢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