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新戒同学们:
我们在俗家时,过的是红尘的生活;出了家,是过着清净的生活。在家时,以世间法为主;出家后,以出世间法为主。各位现在既已舍俗出家,就要重新建立出世的见解,扬弃世俗的旧观念,建立起佛道的新思想。所以我今天要跟各位讲“十无思想”。
在家生活从“有”的上面着力去获得需要,出家生活是从“无”的上面入道。有,是有限、有量、有穷、有尽;无,是无限、无量、无穷、无荆我们在佛法的无尽宝藏里,怎样才能享受到这“以无为有”的佛法?我提出十个“无”,作各位的座右铭,希望大家在出家的道路上,能仗以建立自己的思想体系,以便能在佛法的生活上,真正安住身心。
一.无财之富
一般人都希求发财富贵,希望拥有世间上有形的财产、土地、物资等等,我们现在出家了,虽不求世间上的财富。但一样要有财富。要有怎样的财富呢?这就是跟世间上财富不一样的“无财之富”。什么是佛教的“无财之富”呢?
(一)正见是我们的财富
大家要有“我宁可没有钱财,但我不能没有正见”的认知与实践。假如出家学道,没有建立正见,必然有“既入宝山,垂手空归”之叹。什么是正见?确认佛陀所说的佛法是真理,这就是正见。三法印是正见,四圣谛是正见,十二因缘是正见,因果业报是正见,三十七助道品是正见,分别善恶圣凡是正见。在修学佛法的生活中,你们要有这些正见,才会有财富;有了这些正见,才不会贫穷。我们看到今天有些学道的人,尽避他们住斑楼,甚至拥有存款资具,但仍很贫穷,因为他们没有佛法,没有正见,他们所有所见都走了样。
(二)智能是我们的财富
大家要有“我宁可无财,也不能没有智能”的认知与实践。什么是佛学?佛学就是智能之学。没有智能,尽避做了许多善事,修了许多世间的人天福报,仍然不能开悟成道。“修福不修慧,大象披璎珞”,有福无慧是愚痴,纵然有人天福报,若无智能也非究竟。所以各位学习 佛法,宁可无钱无财有般若智能而死,也不要无智无慧光有富贵荣华而生。智能,是从听闻中而有“闻所成慧”,从思考中而有“思所成慧”,从修行中而有“修所成慧”。从闻、思、修中,才能入三摩地,才能进入正见,获得般若正见。
(三)品德是我们的财富
大家宁可在世间上做一个庸庸碌碌无能的人,做一个无财的人,也不能做一个没有人格、没有品德的人。出家人无钱无财不可耻,无品无德会给人看贱。出家人要以淡泊、随缘的品德来生活,要以有慈悲,有因果观念,有忍耐的品德来做人,处世要以发心一精一进奉献服务的品德来修道。
出家人要学习 的佛法很多,“忍”是很重要的修养。忍穷、忍苦、忍难、忍饥、忍饿、忍冷、忍热都还容易,“忍气”却很难。做人处世,对委屈、不平、气恼必须要忍。佛陀说:成佛要“三只修福慧,百劫修相好”。要想修成相好圆满就要先修忍。忍,可以消灾免难;忍,可以成功立业;忍,是我们成道的力量;忍,是我们修行的财富。你们各位出家的新戒,未来的功德,佛道的成就,就看你忍的力量有多大?看你忍的功夫有多高?因此,举凡佛教的修行法门,如四无量心、四摄法、六波罗蜜等等,都可以作为出家人的品德,这些品德就是我们出家人的财富。
(四)信仰是我们的财富
信仰是七圣财之一。信心、持戒、惭、愧、闻、施、慧,都是我们的财富,称为七圣财。信心门里有无尽的宝藏,一分的信心就有一分的财富,十分的信心就会有十分的财富。“佛法大海,唯信能入”,现在各位出家学道,信心建立得如何?一般受五戒、菩萨戒都要先受四不坏信。所谓四不坏信是:
(1)你对三宝绝对无疑吗?
(2)你对三法英四圣谛的法,绝对无疑吗?
(3)你对常注僧一团一 绝对无疑吗?
(4)你对出家未来的道行绝对无疑吗?
有时候,我们会为了一个人不喜欢,为了一句话不爱听,为了一件事不满意,就把信仰轻易地放弃,信仰对你也就没有价值了。
《华严经》说:“信为道源功德母”,信仰是无价的财富。“再多的世间财富,利诱不了我们的信仰;再大的威力权势,也阻吓不了我们的信仰;再多的好意盛情,也迷惑不了我们的信仰”。你要建立这种不动摇的信仰,才能在佛道上迈进,你才是佛门中最富有的人。
我们出家人,虽不羡慕拥有世间的财富,但是要羡慕拥有正见、智能、品德、忍耐、信仰等财富,这就是我们出家人的“无财之富”。
二.无求之有
人总是会有所求。求功名,求富贵,求事业顺利,求眷属平安。人总是追求这样、追求那样,希望这个、希望那个。俗语说:“人到无求品自高”,尤其是我们出家了,更要过无求的生活。什么是无求的生活?内证是无求的生活:内心有所证悟,有所体验,自然就不必向外去追求。过去的黄檗禅师对于万法现象的态度,是“不着佛求,不着法求,不着僧求,当作如是求”。他以无求为求,而行一切道。有一些出家人,虽然出了家,但是中途失落了。为什么他们会失落呢?因为他没有内证的体验,心中没有佛法,经不起外境外缘的冲击,承受不了世俗物欲的诱一惑 。假如自己内心有修证,自生法乐,法界一切,都在心中。我不求外人给我钱财,给我利益,我自己内心就能拥有宇宙间的一切。
孔门的弟子颜回,“居陋巷,一箪食,一瓢饮,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为什么呢?因为他心里有“道”。佛陀的大弟子迦叶尊者,在塚间、水边、林下禅坐修行,他安然自如。为什么?因为他心中有“道”。所以,希望大家既然有这种福气、缘份来到佛门,也剃除了须发,换上了僧衣,内心要有证悟,要有道。人情的冷暖,世间的是非,有什么要紧呢?各种的得失、荣辱,实在不足挂齿,能如此证悟,就是无求之有,就能安住身心。
什么是“无求之有”呢?
(一)享有是无求之有
我们不一定要拥有,但要享有。出家人不一定要拥有高楼大厦、寺院殿堂。别人有寺院,很好,我可以挂单,可以沾光沾光;别人有学问,很好,我可以跟他参学。我不一定要拥有,但我可以享有。山河大地、花草树木,虽然不是我的,我可以遨游其间,参禅行道;佛教事业虽不是我办的,我是佛门弟子,也为佛教兴隆靶到高兴;我虽不会说法,别人讲经,我也可参与讲席,其乐融融。世间的一切,只要你享有它,你就拥有了万事万物,这就是出家人的享有,享有就是无求之有。
(二)宽容是无求之有
在佛光山出家的年轻人,我都问过他们:
‘佛光山是谁的?’
他们说:‘我在这里出家,佛光山就是我的’。
你要心中拥有佛光山,才能在佛光山出家。你们各位到本山来受戒,如果我问你们:‘你为什么要来佛光山受戒?’你要说:‘我喜欢这个戒常住!’这样,你就能拥有这个道常你们有剃度常住,你们有剃度师父,你们应该自豪你们的常住,你们的师父。你能容纳,你就能拥有。
再多的金银财宝,若不是你的,你也不会觉得它宝贵;再多的建设,再好的设备……,因为不是你的,你也不会去留恋。桃源虽好,终非久恋之乡;但只要是我的,一个破板凳、破椅子、破床 铺,我也会好好爱护它。
世间的一切,你心中的宽容多少,你就能拥有多少:世间人岂止只是我的父母、兄弟、姐妹、朋友、同学,我心中的众生而已?能把一切众生当成是我自己,把世界当成都是我的,这世间上就没有一个穷人,没有一个孤苦的人了。
你心中包容多少,你就能拥有多少:别人在花园种了花,花虽不是我的,但花开得很美,我可以看看、欣赏一番,那花就如是我的一样。你建的高楼不是我的,你建好以后,如果作百货公司,我可以去买东西。你有屋檐,我可以在那里避避风雨。
你心中有多大,你所拥有的世界就有多广:癞疮脓包是非常肮脏的皮肤病,但因为是生在我的身上,我也要好好洗涤,好好上药,好好爱护,因为是我的,再不好的我都能宽容。
(三)结缘是无求之有
世间上的人,活得顺不顺利,就看你对人有缘没有缘。如果你没有人缘,今天找张三,明天托李四,种种要求不一定能如愿。在世间,登天难,求人更难,但你有人缘,很多事情不求自有。你想要财富吗?缘份不到,种种辛苦、种种艰难都不会是你的。如果你有人缘,你不想、不要、不求,也会送上门来。所以,我们出家人,不攀缘,只要结缘;不必向外有所贪求,只要广结善缘,因为人缘就是无求之有。
缘,是条件的意思。世间一切,单独是不能存在的,必须要在因缘条件都具备下,才能成功。当初美国人援助台湾,因为台湾有他援助的条件。所谓“自助人助”,只要我们广结人缘,人缘会给我们无求之有。
(四)满足是无求之有
所谓“知足常乐,能忍自安”。“满足的人,睡在地上犹如天堂;不满足的人,虽居天堂,亦如地狱”。世间上谁是富人?谁是穷人?就看他满足不满足。台湾很多在世界富翁排行榜上占有一席地位的人,如蔡万霖、张荣发、王永庆等,他们真是富有的人吗?如果他们有几百亿、几千亿的财富,但心里不能满足的话,他们仍然是穷人。我们学道的人金钱虽贫乏,但因为我们满足,因为我们无求,所以满足是无求之有。
我们中国人吃饭,常会问:‘你吃饱么?’‘我吃饱了!’台湾话问:‘你有吃饭吗?’‘喔,有,我嚼(吃)饱了!’这种语气听起来有些无奈。客家话就不是这样说了,‘你有吃饱吗?’‘喔!我足了。’饱,是无奈;足,是欢喜,是感恩。所以,满足、感恩是我们出家人在任何时候都应该有的心境。一间斗室之地我满足,一张椅子、一张桌子我满足,一双草鞋我满足,一个蒲一团一 我满足,日中一食我满足。你能满足,你就获得无求之有,过着世界上最富有的生活。
三.无情之慈
世俗上讲爱,要有爱心;佛教中讲慈,要有慈心。慈悲就是慈爱。世间上讲情,容易感情用事,众生叫“有情”,因为它是以情爱为生命。世间束缚力量最大的就是情爱,情爱会困惑我们,使我们不能自一由 ,不能超生。童年的时候,有父母的情爱;长大了以后,有夫妻的情爱;老年的时候,有子女的情爱;甚至有朋友、同乡、同事的情爱。我看到你顺心、欢喜,这就是世间上的情爱。情爱如火,情爱的一念会覆盖我们的智能,所以我们要从情爱里超脱出来。
记得我青少年时期受的是专制式的打骂教育,我不觉得打骂不好,反而感谢老师的打骂。在打骂里面,我们享有多少教诲与慈悲。所谓种种委屈、种种专制的教育下,并不觉得专制有什么不好。在那委屈里面,专制里面,让我有更多深刻的体会,有更多的成长。我们过去读书、受戒,老师都是以“无情”对我们“有情”,以“无理”对我们“有理”。我们众生都有自以为是的道理,丛林里就是要把你自以为是的道理打得没有。我们都讲关系,我跟你有一交一 情,我就对你优待一点。要讲关系就是给你一个“铁面无私”、“无情无义”。
现在,大家出家来山受戒,当你报到时,有许多同参道友帮忙,引礼法师来接待,这究竟是一种福气呢?还是一种缺憾?
记得我们那时受戒,有理三扁担,无理扁担三,这叫做什么?“以无理对有理”。有理、无理全都以犍槌供养,这就是“打得念头死,许汝法身活”。我们在无理前面都能屈服,都能低头,在真理面前,还会不服气吗?从外表看起来,打你是毫无情义,实际上是大慈悲。我自觉我自己很幸福,在犍槌下我能体会出这许多无情的大慈悲。
(一)无缘是无情之慈
我们对别人的情爱,都讲究缘份。父母、兄弟、朋友、同学,让我有缘份,我就肯对他们慈悲。其实,真正的慈悲是“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你跟我没有关系,不是我的同窗、同乡、亲朋、故旧,只要你有苦难,我就帮助你,对你慈悲。过去虽没有因缘,只要你有困难,我就协助你,给你方便。因为你,就如我身体上的眼耳鼻舌身,有缘能行慈悲,无缘也能对你慈悲,这才是真正的无情之爱,是无情的慈悲。唯有如此,才能进入菩萨无边的大我之内。
(二)无偿是无情之慈
无偿,是你不要偿还我,不必报答我。我对你说了多少好话,你怎么没有一句好话回我呢?我给你多少帮助,你何曾帮助我?这就叫做有偿的,有报酬的。我们出家人所有慈悲是不讲究报偿的。有偿是有目的,有奢求,有贪欲的;无偿才是无求、无贪、无对待的。只要在无偿之下度化众生,才能行无情之慈。
有偿,是有对待的有情慈悲;无偿,是无对待的无情慈悲。有偿的情爱是有限的慈悲,无偿的情爱才是无限的慈悲。父母棒打儿女,看似无情,实是大慈悲;国家的刑罚,看似无情的制裁犯罪者,但事实是给社会大众更多的慈悲。“看似无情更多情”,就是无情之慈。我们欣赏有情的慈悲,更要欣赏无情的慈悲。
(三)棒喝是无情之慈
过去的佛门丛林中,禅师们对待你不是打就是骂,这就是一般常说的棒喝教育。棒喝教育看起来是无情无义,实际上是大慈悲。多少的高僧大德,在棒喝下成就;多少的修行者,在棒喝下成道。有名的临济义玄、德山宣鉴禅师,都是以锐利的机锋来接引学人。所谓“德山棒如雨点,临济喝似雷奔”,后来,才有“临济儿孙满天下”的千古佳话。现在佛门弟子中,少有大祖师人才出现,明白说,就是因为现在的人经不起棒喝,经不起打骂,经不起这种无情的慈悲。办佛学院,最困难的是缺乏训导师资,“我这么辛苦的帮助你、辅导你,你还要怨恨我,我何苦从事这种吃力不讨好的工作呢?”所以没有人愿意发心做训导老师。而真正愿意做训导的人,都是深具大慈悲心的人。做一位好的青年学生,要欣赏,要感谢训导老师的无情的慈悲。
(四)无相是无情之慈
我们对于一切事物,都很着相。讲究你和我有什么关系?有什么一交一 情?你是怎样待我的?这只是从有相上去认知,没有在形相之外去体会,因此佛法的内涵,便不容易学到。《金刚经》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有相是有情,有情的慈悲不究竟,无相是无情,无情的慈悲才是究竟。大一陆 栖霞山有位名誉住持--雪烦和尚,他过去是我就读焦山佛学院的院长。我与他分别四十多年了,现在看起来好像年轻许多;因为他过去留有一胡一 须,现在把一胡一 须剃了。我在焦山佛学院读书三年中,他没有跟我讲过一句话,偶而碰面,他只用眼睛瞪我,瞪了好多次。在焦山佛学院的学生中,他说:他最欣赏的就是我,我也一样恭敬他。为什么?我在焦山时,就感觉到他在瞪我时,不是恶意,而是慈悲啊!我们能在无情的里面,体悟出更大的慈悲,才会有佛法。希望你们大家能有这学道谦虚的心,就容易入道了。
四.无欲之乐
快乐,是人人所希望的。但我们出家人的快乐是怎样的呢?是无欲之乐。世俗的人以五欲六尘为快乐。五欲是:财、色、名、食、睡,六尘是:色、声、香、味、触、法。现在我们出家学道,我们不以“欲”为快乐,我们以“无欲,没有欲一望 ”为快乐,所谓不着色求,不着声、香、味、触、法求。什么是无欲之乐呢?没有人我的执着,没有烦恼的是非,没有情欲的冲动,没有无明的迷糊。明白说一句,就是没有污染的、罪恶的欲一望 ,什么是无欲之乐?
(一)禅悦是无欲之乐
你们出家学道,生活里感到有禅悦吗?如果出家而没有禅悦,身心就不能在佛法中安祝禅悦是一种信仰的喜悦、安静的喜悦、发心的喜悦、自我内心的喜悦。你没有禅悦的体会,就会觉得欲乐宝贵,而佛法不宝贵了。所以,你们要从经典中、作务中、生活中、打坐中、念佛中,去体会佛法的妙味,而获得禅悦,获得法乐。《维摩经》说:“吾有法乐,不乐世俗之乐”,法乐,就是禅悦。你没有禅悦,世间的金钱会压倒你,感情的洪流会冲没你;有了禅悦,自然就有无欲之乐。
(二)佛心是无欲之乐
佛心,不是我们称念的佛的名号,不是我们赞美的佛的圣号,它是我们的心,也是佛的心。把佛心印在我们的心里,我的心跟佛的心一样,有觉照,有慈悲,有光明,有清净佛心。我的心如皓月,我的心如莲华。所谓心心相印,光光相照,所谓佛心就是我的心如菩萨,我的心如佛心。如果我的心能跟佛一样,我就有佛的自在乐、解脱乐、法乐乐。这个佛心,也是超乎一切人我,泯灭一切对待,斩断一切生死,断除一切有无。佛心是慈悲,是智能,是平等,是无欲之乐。
(三)喜舍是无欲之乐
说到喜舍布施,信徒以财布施为重,出家人以法布施为重。什么是法布施?就是以心、以法、以理、以力、以言语来利益他人。布施的层次应该是所谓: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有口的出口,有心的出心。我没有钱财,我可以用力气来帮忙;我没有力气,我可以讲好话,说佛法;我不会说佛法,我用我的心欣赏你、祝福你,这是心香一瓣的施舍。如果不断以教义、佛道传人,不断的以心为你祝福,都希望你好,希望你大,希望你高,希望你有成就,这就是喜舍。世间上的人,纵使给你布施,跟你结缘,他总望你有回报的心理,如此,就算布施结缘,那也是贪心,不是喜舍。喜舍,好像太一陽一一样,一陽一光普照着我们,一丝回报的心都没有。但是现在的人,尤其中国人,常有嫉妒,不喜欢你好的劣根性,你好、你快乐,我不喜欢,我瞋恨、我嫉妒,这就是人的恶一习一 。佛法是给你一片慈心,我们要善用这片慈心,行善行施以利益他人,这就是一种无欲之乐。
(四)无为是无欲之乐
梦窗国师说:“知足是第一富,无病是第一贵,善友是第一亲,涅槃是第一乐。”什么是涅槃?它是无为法。世间上有所为的、有所想象、有所分别、有所增长的,都是不究竟,只有无为的、本来的、不需有作为的净乐,才是涅槃之乐。涅槃之乐,也不必要等待我们将来百年之后,才能证悟。佛陀在金刚座上菩提树下,夜睹明星而成正觉,他所证的就是涅槃。涅槃,是圆满、不生死、超越、没有生灭的意思,它使人脱离尘世的苦恼,而提升到一个解脱的境界。
没有出家的人,寻找快乐,找来找去找不到。出家,不找快乐,快乐自然随出家而有。涅槃的快乐,虽然不容易体会得到,但我们从浅而深可以得知。未出家时,以发财为快乐,有钱能使鬼推磨,满足一切的需要,有钱就好了。其实“人为财死,鸟为食亡”,有钱会招致灾祸。
有爱情会幸福快乐吗?夫妻恩恩爱爱,情侣谈情说爱,固然也有刀口之蜜的甜味,但其中的烦恼、是非、瞋恨、不如意,真是不胜枚举。
有了事业会快乐吗?有人为了事业,妻子、儿女都不要。最近报纸登的华隆案,翁氏兄弟的财产有几百亿,甚至几千亿,但此刻他们多么烦恼?日子很难过啊!要他们来出家、来受戒,谈何容易?他此时正在烦恼,没有我们的快乐啊!世间上的读书人会快乐吗?知识也会带给人烦恼:名作家三毛不是自一杀了吗?甚至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川端康成都会自一杀。有知识而没有智能,有欲一望 而没有道心,怎么会快乐呢?所以,世俗有欲的钱财、爱情、事业、学问等,都不是真正的快乐之道,唯有无欲才是快乐之道!
怎样才是真正的快乐呢?我们修行,从无欲的生活做起,六和的僧一团一 ,才是真正无欲的快乐之道。僧一团一 组成的内容,以和平、安乐、清净为本。清净无欲就是快乐。佛陀的弟子跋提王子和金毗罗等三人,在树林里修行,他忽然大叫:‘快乐啊!快乐!’刚好佛陀从那里经过,问他们怎样快乐啊?跋提说:‘过去,我做王子的时候,在宫殿里有珍肴美味,可是我食不甘味;每天都有卫兵保护我,而我却天天恐怖。现在出家住在山林里面,托钵回来的食物,真是美味无穷;身边没有守卫,但不怕人家害我。如今的生活,才是真正的快乐啊!’这是所谓的无欲之乐。各位要知道,欲一望 越大,痛苦越大;欲一望 越小,痛苦越少。我们要去除人我染污的欲一望 ,但可以提起善法的欲一望 ,追求佛道、菩提、般若智能、空无的生活,这才是出家人“无欲”的生活。
五.无住之家
经云:“凡有所住,皆为非祝”又云:“不应以色生心,不应以声香味触法生心,应以无所住,而生其心”,我们的出家,就是要出有住之家,要住无住之家。父母一之 家是有住之家,贪爱之家是有住之家,执着之家是有住之家,人我之家是有住之家,三界之内所住之家皆是有漏之家、烦恼之家。现在我们既已出家,就是要出三界之家,出烦恼之家,要住在无家之家。“天下丛林饭似山,钵盂到处任君餐”,这不是无家之家吗?所谓“一钵千家饭,孤僧万里游,为了生死事,乞化度春秋”,这也不是无住之家吗?
(一)法界是无住之家
我们现在出家,是出三界之家,出生死之家,出烦恼之家,出名闻利养的束缚之家。我们要以法界为家:法界是无穷的天上天下,是无边的宇宙虚空,是超越的山河大地,是究竟的无相真理,法界就是出家人的家。法界从佛、菩萨、声闻……乃至地狱、饿鬼、畜生的十法界,都在我们一心之中。我们能证悟佛菩萨的法界,我们就能究竟解脱;我们能证悟二乘人以上的法界,就能自在快乐;我们能不舍三恶道的法界,也能随遇而安。“处处无家处处家”,法界之内处处为家,菩萨以一切众生为家,这世间,怎不处处为家呢?
(二)虚空是无住之家
天上的太一陽一住在哪里里?太一陽一当然住在虚空之中。因为太一陽一是住在虚空之中,所以太一陽一能普照十方,能一温一 暖大地,能使万物生长。十方诸佛亦住在虚空之中,所以他的法身遍满虚空,充满法界,才能佛光普照,度化群生。菩萨也因住在虚空之中,才能“千处祈求千处应,苦海常作度人舟”,无住才是真住,无住才能无所不住,才能成就菩提,证悟法身。因此,诸佛菩萨所住的虚空,就是我们出家人的无住之家。
大家发心出家,今后要志在佛道,愿在十方,到国际上弘法,到偏远地区传教。佛教徒先有地球人的观念,再有虚空人的胸怀,因为虚空是僧侣的无住之家。
(三)无私是无住之家
你若有自我的私心,就有所住;你若无自我的私心,就无所祝无私的话,大家都好;无私的话,这人也好,那人也好,这里也好,那里也好,天下都好。现在我们的心住在哪里里?经上说:“我们的心,住在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上面。”因为四相不除,所以人我是非,万般计较;四相若除,则万里晴空,毫无窒碍。经中又说:我们的心住在色、声、香、味、触、法的六尘上面,因此六尘覆盖本性,反而使真心做了欲尘的一奴一隶,良深浩叹!现在我们要将心住在佛道上面,住在般若上面,住在超越时空的上面,住在超越人我的上面,住在无私无欲的上面。各位都出家了,如果仍住在过去的人我是非、得失荣辱和烦恼上面,你还是未真正出家啊!所以现在出家要住在无私之家,亦即是无我之家。
(四)自然是无住之家
我们出家要安住在哪里里?当然安住在自然里,“高高山顶立,深深海底行”,与大自然同在。你如果懂得大自然的道理,生也好,死也好,冷也好,暖也好,生老病死的流转,春秋夏冬的运行,甚至生住异灭,成住坏空,都是自然的法则,当然的原理。一切的好好坏坏,都是世间实相,你要有这种心量和认识。我们要住在哪里里?我们要住在慈悲般若中,住在禅那定力中,住在一精一进戒律中,住在大自然里。佛法中任何一处皆可安住,大自然任何一地都是好地。你何必要安住在那不究竟、天天变化、跳动变异的世间呢?要住在不变的、无住的上面。“犹如木人看花鸟,何妨万物假围绕”,只要无心于万物,何妨万物假围绕。
无住就是不执着是非、人我、得失,而超越是非、人我、得失。佛教所以衰微,因为大众没有佛法,只有口头上的佛法、口头上的慈悲、口头上的修行。有些人自以为自己在修道,实际上一点佛法也没有。希望各位新戒同学,今后要真的拥有无住的佛法。
六.无安之处
大家要找一个住处,住什么地方最好?平安之地?安全之地?安乐之地?如果出家人这么想,就是错的,这是自了汉!一出家,马上要找安乐的地方,马上要享受安乐,这是错误的。没有种植,怎么会有收成?出了家,就要先学习 结缘,学习 奉献,学习 吃苦,学习 住在无安之处。
有一位信徒说:‘基督教的神职工作者,都称为牧师,牧师就是要牧羊,要工作,要去度化众生。佛教的出家人,叫做僧宝,是供在寺庙给人供养的,所以佛教没有力量。’这虽是偏激的想法,但事实上,在佛教里面,有人就是不肯奉献,不肯牺牲,不肯去普渡众生。所谓菩提心是“上弘佛道,下化众生”,既不能上弘又不能下化,怎会有菩提心?没有菩提心,就没有佛法。各位出家,必须要找出一个住处,一个“无安之处”来成就自己,什么是无安之处呢?
(一)苦难是无安之处
严寒冰霜下,唯见梅花之挺拔;浊秽污泥中,独显莲花之不染。修道的人,要在苦难的地方,坚毅意志,来成就佛道。释迦牟尼佛诞生于娑婆世界,在五浊恶世中住世,因为苦难中容易成就佛道。地藏王菩萨到苦难的地狱去度化众生,他们以苦难为安乐。我们修道者,要有不惧苦难的意志,热时往有火的地方去,冷时往冰寒的地方去,才能见到真谛。
过去十大弟子中的富楼那尊者,向佛陀告假要到输屡那国去。佛陀问:‘去做什么?’‘去度化众生。’‘那地方不能去,那里的人很凶暴,你去的话,他们会骂你。’‘佛陀!骂我没有关系,只要他们不打我就好了。’‘会打你啊!’‘佛陀!打也没关系,只要他不把我打死就好了。’‘会打死你啊!’‘佛陀!那正好,我就将此一命奉献给众生,也奉献给佛陀,了我此生学道的心愿。’富楼那尊者,真是一位具有不辞苦难,牺牲奉献宗教情怀的圣者啊!
从过去的高僧传记中可以得知:古代高僧大德,都是为求法、传法、克己、度众不辞苦难的人,如玄奘、法显的西行求法;监真六十目盲,却仍为广传戒法远征至日本;真谛为译经弘法,流亡飘泊中国二十余年;智舜为修禅观,刺股制心等,都可以作为我们的楷模。所以,我们现代的出家人学道,不要只求安乐,应从苦难中去成长自己的道心,锻炼意志,去成就道业。所谓“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二)异乡是无安之处
偏远的异乡,要经历语言、风俗、文化、生活习惯的考验,也是无安之处。我们出家人出了家,就要以大众为家,以弘法利生为家,以一精一进求道为家,所谓“处处无家处处家”,没有地域观念,没有异乡观念。
东汉时期的摄摩腾、竺法兰,远从中印度到中国,只为译经弘法;日本最澄、韩国义湘,千里跋涉至中原,只为学习 大乘教法;在四川出生的马祖道一,在广东出生的石头希迁,出家学道,继承惠能大师的禅法,而扩展到一江一 西、湖南等地。这些是祖师们,为了求法、度众,不辞辛劳到异乡的实例。近代的铃木大拙,把禅法传到西方国家,不也是如此吗?
记得 台美断一交一 时,我们正在美国兴建西来寺,慈庄法师和依航法师在风雨中,拜托人签字,透过几万人签字联名,美国政府才知道有这么多人需要一个寺院,因此才批准我们建寺。十年奋斗之中,他们每日都提心吊胆,每次都要面对那许多不认识的人,冲锋陷阵,克服种种困难,她们都没有说西来寺是我的。所以说在异乡的无安之处,才能使人更能成长。
(三)刀兵是无安之处
刀兵中有流血之危、生命之险,所以有战争的地方,就是无安之处。韩国军队有军中布教师,每一营都有一位出家人,辅导他们解决烦恼,鼓舞士气。本山常有韩国的军中布教师来访问,他们都是年轻的大学毕业生。他们当兵要做布教师,因为他们要在军中布教几年以后,在寺庙里面才能被肯定而升级。日本的高僧、大和尚,大都是军队里面的布教师。甚至基督教有水平的牧师也是如此。
唐朝的隐峰禅师,有一次行经一地,看到两军人马正在拼命厮杀,急忙上前劝阻,可是双方都不理睬。禅师于是将锡杖丢掷于空中,以神通异象,阻止了一场悲惨的战争。南北朝时代战乱连连,尤其当时的石虎、石勒雄据一方,嗜杀成性,杀害很多无辜百姓,西域高僧佛图澄为了度化这两位魔王,解救生灵于涂炭,于是入军营中献身说法。
我在中国时报看到一位出家人的彩色照片,定睛一看,是我的徒孙乘悟。报上刊载:他在金门海印寺,上午做住持,下午去当兵。我看了以后,很为佛光山的大众欢喜,他们能有这种不畏苦难的精神。出家人就是要如此,我们不怕苦难,我们要到刀兵里去弘法,救助需要佛法的人,以减少人世间的杀戮。
(四)忙碌是无安之处
动乱、忙碌是我们的无安之处。有出家人嫌出家生活太动荡,太忙了,究竟出家是为享福的?还是为服务众生的?佛陀说法四十五年,讲经三百余会,他从未安闲过。就是佛陀苦行意志的锻炼,也是很重要的体会。若说在安乐清闲里能成道,这是不可思议的。
佛光山的学生,曾对一些人说:‘你怎么不到佛光山念书?’‘佛光山太忙了!’忙,不好吗?参与开山的建设,是很伟大的事情;参与弘法的活动,是很光荣、有意义的事情。你要闲,几十年后,睡在棺材里更闲,现在要闲做什么?人要让自己忙碌,生命才会充实;让自己忙碌,才能忘掉自我,成就道业。今天的佛法,不但要一团一 结,要统一,更要动员忙碌起来,才能使佛教有前途、有希望。
七.无人之众
无人之众,是以大众为众,无个人之众。众,大家都要,但大家应不以众为己众的无人之众。众不是我的,我也是众中的一个!将徒众看成是我的,这在佛光山是不准许的。你们看本次戒坛的开堂和尚心平法师、总务坛坛主慈庄法师、教务坛坛主慈惠法师、法务坛坛主慈容法师,他们学佛快四十年了,如果在别的寺院,他们不但有徒弟、徒孙,徒曾孙也都会有了。但他们现在连一个徒弟都没有。为什么?因为我们不要瓜分徒弟,分散佛教的力量。你说没有徒弟吗?通通有,大众即是!这就是无人之众的众。
什么是无人之众呢?
(一)佛子是无人之众
我们大家同是佛的弟子,你不属于我,我也不属于你,我们同是佛的弟子。虽然佛门也有僧伽伦理,师叔、师伯、兄弟,还有法系传人、同戒、同参,但这一切只是因缘关系。“三分师徒,七分道友”,并不能执着我所有的关系。佛门伦理最高的境界,应为无人之众。
我们都说:这是我的弟子,那是我的信徒,其实信徒是三宝弟子,并不应该属某一人所有。我们将信徒归属某人,致使成为私人群众,不为佛教公有;佛教徒应为佛教所有,所谓“依法不依人”。
现在具有现代眼光的师父,都非常明理。知道时势所趋,将年轻弟子送进佛学院深造,甚至送往国外留学,培养佛教人才,让弟子成为佛教所有,不为自己的臧获。魏晋的道安法师,生逢冉闵之乱,为续佛命脉,分散徒众,不但把佛法菩提种一子传播十方,也使佛陀教化广被大众,此即还徒于教,让佛子成为众人之众,无人之众。
(二)法侣是无人之众
共同修学佛法的同参道友,称为法侣,这是要依法为侣,以法为友。在泰国很尊重袈裟,即使僧皇犯罪,也要先脱下袈裟再定罪。袈裟就是代表法。法很重要,历代祖师,师资传承,皆曰传法,所谓“衣钵相传”。无法,关系也就断除。目前佛教就有人不能以法为友。
比方说:某一人业障现前,不能安于佛法,要回家还俗了;他因为没有佛法,还俗是很正常的事。但你不还俗,不能偷偷地为他服务,偷偷地为他做一些违法的事情。
四十年前,我有一个同学,他还俗的一年后,多少人要我和他见一面。他们说:‘你过去与他是好朋友,好同学,他很怀念你,他希望和你讲几句话。’我说:‘没什么可讲的,道不同不相为谋。过去好是因为有佛法,现在没有佛法了,还要好作什么?’我不知道大众能不能建立这种以佛法为重心的宗教情怀?希望各位能以法侣为无人之众。
(三)道友是无人之众
以道结一交一 ,没有道,我就不与你为友。有道的人,才有佛法;有道的人,才不会烦恼;有道的人,具有正知、正行,才能成为我们的善知识。善知识就是道友。你们受戒时,会知道我们请佛陀为我们的得戒阿阇黎,请十方诸佛做为教授阿阇黎,以一切菩萨为同学法侣。
有戒行的人,是我们的道友;有般若的人,是我们的道友;有慈悲的人,是我们的道友;有正见的人,是我们的道友。所谓道友,就是戒行,就是般若,就是慈悲,就是正见。设若没有这些,何来道友?所以道友是无人之众。
发心菩萨是我们的道友。例如:普贤菩萨十大愿,恒顺众生,普皆回向。地藏菩萨“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地狱不空,誓不成佛”。观世音菩萨寻声救苦,苦海慈航。文殊菩萨,法王之子,吉祥度众。这四位菩萨,悲智愿行,就是我们的法侣道友,可以指导我们,策励我们一起在佛道上一精一进。
无道的人,应当断绝。无道的人,就像身怀兵刃的人,随时让你有杀身的危险;无道的人,会使你失掉慧命,失掉善根。所以我们学道的人,应谨慎择友,要以有道之友作为我们的无人之众。
(四)无我是无人之众
我,是个体;众,是全体。人人心中我最大,无法凝结为众,产生力量。
无我才是真正的大众,无我才是真正的因缘,六和僧一团一 就是无我的精神。佛教不是某一个人的,佛教是大众的。你们跟随你们的老师剃度,就是你们常住的大众,应该以常住为我,以大众为我,进而才能修学无我,才能进入无人之我的境界。
今日是一个集体创作的时代,佛教今后要兴隆,教内必定要一团一 结,才能共同集体树立佛教的新形象。大家必须要有无我的精神,无我才能一团一 结!佛光山开山廿五年,有今日的成就,因为佛光山的宗风永远是常住第一、大众第一!也就是无我第一!今后凡所有海内外的佛光人,势必是一条心,只有共同成就,没有个人的凸显;所有一切佛教事业的推展建设,光荣归于佛陀,成就归于大众,利益归于常住,功德归于檀那。我希望今后大众都能用无我的胸襟,作为自己的无人之众。
八.无悔之心
这个悔,不是忏悔,而是懊悔的意思。一般人做事,常常事先不计划,不留心,不考量,不审慎,往往于事后再来懊悔。所谓“菩萨畏因,众生畏果”,菩萨和众生不同,因为菩萨慎于始,不随便造因;但众生作恶,造因不怕,一旦果报现前,东窗事发,鎯铛下狱,再来懊悔就嫌迟了。
在我们出家修学过程中有十事后悔:
1.逢师不学去后悔。
2.遇贤不一交一 别后悔。
3.事亲不孝丧后悔。
4.对主不忠退后悔。
5.见义不为过后悔。
6.见危不救陷后悔。
7.有财不施失后悔。
8.爱国不贞亡后悔。
9.因果不信报后悔。
10.佛道不修死后悔。
而出家人要有无悔之心,我们的举心动念都要不懊悔,念念是正,念念是佛。对人,要做到对人的道义;做事,要尽到做事的责任。下面略举几项来说明:
(一)语言要有无悔之心
语言人人都会,但真正懂得语言的妙用不多。《论语.子路篇》说:“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丧邦”,这就看会不会运用语言。有人以语言做功德,说出来的话,都是善言良语,都是爱语、柔软语,都是使人欢喜的话,都能合乎道义真理。所谓“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但是也有人以语言造罪业,说的都是巧言令色,坏人信心的话。十戒中有不妄语、不恶口、不两舌、不绮语,如果你犯了其中的任何一项,不但犯戒,得不到大众的信任,也破坏好人好事,而且有堕地狱的危险。佛陀就曾告诫佛子罗睺罗:“妄语的人,就像器具覆盖,永远无法装进清净的善法。”所以,我们要谨慎我们的言语,这样就不会生出懊悔之心。
有些人讲话,已经说出来了才说:‘我不该说,我不该告诉你。’既然是不该说,为什么又要说呢?其实“事无不可对人言,话无不可对人说”,只要是正当的话,所谓“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妄语者,不异语者”,说了也不要紧。出家人千万不要作说后会后悔的事。我也常说:我这一生为承诺而忙碌,就是希望各位能对自己说出的话负责。
(二)发心要有无悔之心
发心的内容很多,譬如说:发心出家、发心工作、发心修行、发心读书、发心弘法……。但如果是情绪的、他力的、对待的发心,就不会久长;要发广大心、最胜心、无对待心、大愿心,才能长远、持久。譬如:发心出家了,就要有学习 如何作好一个出家人的最胜心,不要在修道上遇到烦恼、痛苦,就难过,懊悔当初的发心。发心工作,嫌这个苦,嫌那个重,怨别人没有给你奖赏,给你鼓励,没有给你赞美,你的发心也懊悔了。发心弘法,嫌事情多,嫌难,嫌苦,嫌信徒没有供养,没有恭敬,这也不是真发心。
既是发了心,就不怕事多,肯牺牲、吃亏;困难我承担,吃苦我不怕,没有人赞赏,没有人知道,没关系!人不知道,因果会知道,佛祖会知道。唯有以不求报,不着相,不为人知,不作比较,不作算计的发心,才不会懊悔。所以,要培养修行、信仰的力量,发心才有用,凡事没有不发心而可以成就的。
(三)一交一 友要有无悔之心
朋友,是人生道义之友,《论语》说:“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是说朋友间经由学问、教养而互相影响。孔子又说一交一 友的道理,是“忠告而善道之”,这是说朋友有了过错,就要忠心劝告他,并且好好引导他。
《佛说孛经》里说朋友有四种:有友如华,有友如秤,有友如山,有友如地。如华的朋友,你富贵,他把你带在头上,你贫穷,他把你丢弃在地上;如秤的朋友,你有办法,他低头,你没办法,他就昂头;这两种是势利之友。真正的朋友,如山,供鸟兽聚集;如地,普载万物。
我们前面说过,出家人要以道为友,以法为伴。你有佛法,我就跟你交往;你有道,我就跟你学习 。因为你有道,我甘愿为你服务,情愿为你效劳;因为你有佛法,我愿意为你同甘苦,共患难。春秋战国时代的管仲与鲍叔牙,就是能相辅相成的善友;鸠摩罗什与慧远虽未谋面,却能以佛法兴隆为桥梁,书信往返共护教。如果大家能在“有佛法、有道”的前提下一交一 友,再大的名闻利养也不会诱一惑 你,你也不会因一交一 友而懊悔,更不会因利害关系或困难而退怯。
(四)布施要有无悔之心
佛法中谈到布施,有心、田、事的不同,功德亦有差别。如何使功德圆满?最重要的就是一颗不懊悔的心。我给你钱,是欢欢喜喜的,不自苦不自恼的量入而出。我给你法布施、无畏施,也是心甘情愿,再苦再难都不怕,不后悔。
而一般人布施后会懊悔,是因为对方没有回报,没有表扬,没有赞歎,没有受到重视,或是受人讥讽,遭遇困难,怨言、懊悔之心就产生了。事实上,“财进山门,福归施主”,这其间的因缘果报是丝毫不差的。因此,选择一块好的福田,也是很重要的。所以,我们布施时要不自苦、不自恼、不懊悔,学习 做到这无悔之心,才是真布施。
九.无聪之慧
宋朝的大文豪苏东坡一生聪明盖世,才华横溢,老来却做了这样的一首诗:
“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
他说世俗人生儿育女最大的希望,就是儿女聪明伶俐,我苏东坡就很聪明,却反被聪明误,这一生很苦恼。希望自己的孩子愚不怕、鲁也不怕,愚忠、鲁直,一样可以做到公卿将相。世间上,聪明的人往往烦恼更多,苦难更多,可见聪明不是究竟之道。我们入了佛门,求智能才是究竟之道。求什么智能呢?要求了解诸法实相的智能,求对治烦恼的观照智能,更要求生活无住的智能。我们不要求小聪明的智能,因为聪明反被聪明误,我们要求大智若愚的智能,要求无聪之慧。什么是无聪之慧?
(一)吃亏是无聪之慧
你们已出家学道,什么是道?吃亏就是道,处处讨便宜不是道。所谓“忍一口气,风平浪静;退一步想,海阔天空。”学吃亏的当下,一个人可以学得容忍的智能,可以涵养宽宏的心胸,可以拥有坦荡的性格。大众在做事,我多做一点,分东西时我少分一些;苦的事情让我来,快乐享受提一供大众。表面上看起来,我的财富损失了,享乐减少了,人格道德智能却不断升华,心量视野也不断开阔,学吃亏就是讨便宜。你捡现成的便宜,不一定很多很好;我吃亏,多付出一些心力,多等一些时间,多待一些因缘,反而更多更好。各位要能学习 吃亏,吃亏上当、难得一胡一 涂其实就是无聪之慧。后母教前娘生的孩子挑笨重的木柴,而教亲生的孩子挑很轻的茅草,但一阵狂风把茅草都吹走了,而笨重的木柴却丝毫不少,可见吃亏才是无聪之慧。
(二)牺牲是无聪之慧
世俗的人常说:“牺牲享受,享受牺牲”,真正的牺牲,是一种美德,一种智能,一种能为正义、公理而见义勇为,不惜奉献自我的大无畏精神。牺牲不是放弃理想、放弃原则,而是要为了实现整体大我的理想,有所坚持,有所努力,甚至不惜以身相代。什么是整体大我的实现?芸芸众生的安乐是整体大我的实现,佛法兴隆是整体大我的实现,常住大众安心办道是整体大我的实现,个人道业成就也是整体大我的实现,为了实现这个“大我”,可以牺牲个人的福利、个人的享受、个人的成就换取大众的安乐,以个人的安乐换取历史的成就,这是无聪之慧。民国成立之前,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为国捐躯,缔造自一由 民主,这就是牺牲的智能;佛教里“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地藏王菩萨“地狱不空,誓不成佛”,都把牺牲的无聪之慧表现到极致。现在各位已经出家,牺牲了个人在世俗的享乐,来到佛门追求真理,是一种智能。日后大家更要追求牺牲的无聪之慧,把佛教、常住看得比我重要,以道业、佛法做为生活准则,牺牲本身就是一种成就。
(三)忍辱是无聪之慧
真正有为的人,做事要做难做之事,处人要处难处之人。我们看一个人是否有智慧、有修养,最要紧的是处逆境时,看他能不能冷静,能不能“宽却肚皮须忍辱,豁开心地任从他”。从前寒山大师问拾得禅师说:‘如果有人来毁谤我、欺侮我、侮辱我、耻笑我、轻慢我、骂我、骗我,我应该如何待他?’拾得禅师回答说:‘果真如此,我们只可以忍他、由他、避开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待几年再来看他。’“善似青松恶似花,看看眼前不如他,有朝一日遭霜打,只见青松不见花”,唯有忍辱可以长养人的力量。《佛遗教经》上也说“能行忍者,乃可名为有力大人。若其不能欢喜忍受恶骂之毒,如饮甘露者,不名入道智能人”。忍辱是世间最坚强的力量,真正能忍辱的人,他就是有了无聪之慧。
最高境界的忍辱是无生法忍。一般的忍,是有对待、有分别、有所为而为的。如:你说话不好听,我忍耐;你欺负我,我忍耐;师父骂我,父母骂我,我接受。真正的忍耐是无生法忍。无生法忍是没有对待、没有分别的。因体会到世间万法本来如是,对一切的荣辱、是非、苦难、毁谤,都能甘之如饴。甚至对于外境不好的声音、不好听的语言、不如意的事,都不觉得怎么样,认为那是自然的事,并且很容易就忍下来,这样叫无生法忍,这才是无聪之慧。
(四)厚道是无聪之慧
厚道是不念旧恶、不嫉妒、不瞋恨、不计较、不打击人的恕道精神。以成一人 之美,供养大众的心胸取代打击伤害。厚道的人,在道业上能够养深积厚,在人际间能够广结善缘,在事业上能够得道多助。因此,古代丛林遴选住持,要先审核这个人是否厚道,是否具足供养心。通过审核的人,才会得大众拥护,龙天推出,住持一方。可见在佛门里,厚道才能成事,厚道是无聪之慧。
过去,慈航法师年轻的时候,有一次上净房,急急忙忙进去抽解,后来才发现忘了带草纸。不得已,向旁边的人要。‘喏!拿去!’旁边的人有了回应。慈航法师满怀感激,连忙接了下来,没想到抓到的竟是满手粪便。原来,隔壁递给他的是用过的草纸。慈航法师很了不起,虽然别人这样对他,他也不怨恨,也不见怪,与那人相安如故。后来,有一次,慈航法师为人做佛事,得到二十块银洋,却被这个递髒草纸给他的人偷走了。慈航法师知道他缺钱用,不但不揭发他,还送给他自己仅余的银钱。那个人感激涕零,从此护持他,忠贞不二。从那个时候起,慈航法师也就胖起来了。
世俗的人以聪明、威势、利害震慑人,佛门的大德用智能、慈悲的道德感化人。慈悲、智能的道德是无聪之慧,看起来是我吃亏,是我牺牲,是我在忍辱,是别人占了便宜,事实上,只有这样的吃亏、牺牲、忍辱、厚道,能化戾气为祥和,化干戈为玉帛。希望各新戒发心求道,当求无聪之慧。
十.无功之事
一般社会人士做事,要功德,要功劳,有功德、功劳才感觉光荣、受重视。出家人做事,只问该作、不该作?有没有佛法?不在意有相的功劳、功德。假如要功德,也应该要无相功德。出家人做事,要做无功之事。我不是为赞美才做的,我也不是要人感谢才做的;我不求功劳,不求奖章,不求赞美,不怀任何希望。我只是为做事而做事,为工作而工作。所以什么是无功之事?
(一)说法为无功之事
身为出家人,弘法是家务,利生为事业,因而代佛宣说法音,利益化导众生,乃责无旁贷之事。当初梁武帝见到达摩祖师时,劈头就问:‘朕造寺度僧,有多少功德?’达摩祖师回答说:‘并无功德!’梁武帝不懂这句真理之言,因为功德是有为福报,做多就多,做少就少。而无为功德才是真正无求功德。
过去古德讲经多在道场,今日法师弘法布教则多半已走出寺庙山门,步入社会。例如:学校、机关一团一 体、监狱、医院常举办佛学讲座,国家殿堂亦常法筵殊胜,佛教形象因而大为提升,法门龙象亦由此辈出。假如计功多少,哪里能有此成就?
一个出家人,为事不在求功。若是有相、有为,则何异俗人?所以弘法利生事业上,当知一切皆是仗佛光明,皆是因法而尊。
唐代悟达国师,十世皆为戒律一精一严之高僧,所以累世冤业皆无机缘报复。有一次,因懿宗礼遇赐沉香宝座,国师一时的名利功德心起,遂招累世冤业,膝上长出人面疮。十代高僧尚且如此,我们凡夫能够不警惕吗?佛陀说法四十九年,他说:他从没有说过一个字!这不是客气。真理本来就不可说啊!无功说法才是真正说法。
(二)度生为无功之事
佛教里少数师长会说:‘这是我的信徒,我的弟子,我的住众。’甚至有一位跟我出家的学生,学院尚未毕业,写信给普门中学的一位在家老师,信中说:“师父很想念你,师父今日写信给你,主要就是要你记住师父,听师父的话,等师父学院毕业,和师父一起修行!”多么不知惭愧的说话。人是初学,就想控制信徒,如是我执,致使寺庙之间大多老死不相往来。深怕一一交一 流,或一观摩,信徒和人众即随之游离、流失。此不但造成僧一团一 间鸿沟分明、壁垒森严之病,更彰显不出佛教气度恢宏的包容、融合的精神。
就缘起法而言,世间诸法皆依因缘而存在,并无一实在自性可得。既无有一实在自性可得,所以不见我为能度,亦不见实有众生得灭度者。菩萨具此般若空慧,所以虽度尽众生,却不起度生之念。此即经言:“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况且二千多年前,佛陀于金刚座上证悟之际即言:“大地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能德相”,可知心、佛、众生本无差别。故佛陀累劫修行,虽度化众生无数,却说“我未曾度一众生,也无一众生可度”。
所以我们弘化度众之际,除应有无限的慈悲外,更应有无功的般若慧,把寺庙、信徒都还给佛教,自我谦下,如此无功无相度生,才能真正为教争光与利益众生。
(三)修行是无功之事
一般人谈到修行,常将范围局限在“打坐”、“念佛”、“诵经”、“持午”、“闭关”……等外在名相上的修行。念佛等当然是修行,但不知道发心、弘法、讲学、著作、创业、利众、随喜、随缘等都是修持。例如:在圣者的境界中,“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搬材运水无非是禅,行住坐卧皆有佛法。
律宗的有源和尚,请教大珠慧海禅师:‘如何秘密用功?’慧海禅师答说:‘肚子饿时吃饭,身体困时睡觉。’因为一般人执着五味六尘,所以吃饭时百般挑剔,挑肥拣瘦,食不甘味;睡觉时辗转反侧,一胡一 思乱想,千般计较。而禅者已体悟万法皆空之法性,了知五味六尘一切不可得,所以能平平常常吃饭,安安逸逸睡觉。此即修行要在生活中修行,要在无功中修行。
而现在有些初入道修行者,经常闹着闭关、住山、持午等,其实逃避弘法利生的责任,借口修行,而实懒惰。希望初学道的你们大家,记住两位长老的话:印顺长老说:“放弃弘法利生甚或修学佛法的责任,只是借口修行,那是懒惰的代名词罢了!”另一位是道源长老说:“只是口头说修行的人,佛教都快给他们修完了!”这两位长老的话,是多么语重心长的教训!
你们大家先要真修实学,不要自我标榜,不要自赞毁他。修行,要修无功之行。
(四)证悟为无功之事
大凡一个证悟者,从不自高自大,从不标新立异。所谓平常心是道,赵州八十行脚,道元禅师老年杂务,佛陀晚年仍托钵行化,维摩病中亦不忘说法。如来常说:“我是僧中的一个!”多么平凡的伟大!多么美好的证悟无功的风光!
六百卷《大般若经》,其实可以用十六个字概括它的中心思想,即“无相布施,无我度生,无修行持,无证悟道”。这不但说明了悟道是无功之事,甚至布施、度生、修行都是无功之事,因为“真如界内,总生佛之假名;实相门里,无自他之形象”。洞山禅师的一口麻三斤,本身虽无意义,却截断分别、意识、思想,无文字脉络可寻,即所谓“言语道断,心行处绝”。
现在常有许多人自称开悟得道,标榜自己修行过人。事实上,悟境怎能以语言文字可说?证悟乃无功之事,是“言说即不中”的。
我们出家人的生活要有“十无思想”:
第一、求富贵,要求无财之富;第二、要拥有,要拥无求之有;
第三、讲慈爱,要讲无情之慈;第四、要快乐,要有无欲之乐;
第五、要居家,要有无住之家;第六、要居处,要居无安之处;
第七、要人众,要有无人之众;第八、要用心,要用无悔之心;
第九、要智能,要有无聪之慧;第十、要做事,要做无功之事。
这出家人的“十无思想”,希望大家听了以后,能有所体会。在体会中,各位的道念自然会增进。祝福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