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节
前舱圆形的舱门口,一个面色苍白、鹰钩鼻、灰色眼睛、充满冷漠的男子冲罗亦安摆了摆手,简短的说:“你可以叫我刘易斯,西门长老在等你,跟我来。”
罗亦安临出门时,坐在仪表盘前的金发男子欢快的打着招呼:“嗨,我叫汉斯,见到了你,我们四位探索者就算齐了。”
听了这话,罗亦安再次扫了一眼舱中的其余三人,将他们的相貌、特征一一印刻在脑海里……
船长室那狭小的空间里,西门长老坐在铺位上接见了罗亦安:“他们几位,你都见了吗?”
罗亦安明白他说的什么,连连点头。
“喝一杯吧”,西门长老起身,从衣物柜内取出一瓶方津杏仁,为罗亦安斟满一杯。
在水下潜航的日子里,这瓶酒已沾染了太多的煤油味和润滑油味,罗亦安像吞毒药一样,咽下这一小杯酒。借着西门长老饮酒的机会,他悄悄打量着这位著名的铁腕长老。
也许是长期的不见天日,习惯暗夜行走的西门长老脸色带着病态的苍白。两个大大的眼珠瞳仁多,眼白少,一头银白色的卷发整齐的梳理成型。按理说,常人这个年纪,皮肤上已经爬上了老人斑,而西门长老白净的手上只见到暴起的血管。他矮小的个头、干瘦的肌肉没有一处赘肉,两只眼睛中透漏着疲倦。
第31章 打捞
“这艘潜艇不大,但是自动化程度很高”,西门长老喝完酒将酒杯轻轻放在床边,开口说:“为了进行科学考察,整艘潜艇造的很紧凑。全舰只需要四五个人就可以开动。你来了,听说你受过特别的机械训练,你就做舰上的机械师吧。”
罗亦安点头答应着:“如你所愿。”
“自三年前,我们就开始筹备这艘潜艇的改装任务,在三年的时间里,我们陆续将需要的设备装船运往日本,却又在马里亚纳海沟让船只沉没。这次,你们的任务是把潜艇开往马里亚纳海沟,将所有沉没在那里的物资打捞出来,对船只进行改装。改装完毕后,我们有几个月的调测时间,然后,我们将潜艇开出海沟,从南侧进入百慕大……”
西门长老的话说到这里突兀的停止,罗亦安没有插嘴,等了许久,西门长老像是自言自语的说:“我们这次把组织所有的精英全部压上,不知道对于组织来说,是福是祸?无数的飞机、船只在该地无声无息的消失,我们前几拨人进入该地,他们消失前,甚至连求救声都没有传出,或许……”
罗亦阿忍不住插嘴说:“现在的设备这么先进,无人探测器甚至可以从火星上传回图像信号。我们为什么不派一个探测器先进入那里,探测一番,根据探测情况,再决定是否进行载人探测。”
西门长老冷冷的回答:“这想法,我们三十年前已经有了。十多年前,我们进行了三次无人探测。可每次深入百慕大下那金字塔的核心地带,探测器便无缘无故失踪。这次我随你们一起去,我们将尽量靠近金字塔的核心地带,然后释放探测器,就近观察情况。”
西门长老匆匆地转移了话题:“我们将从菲律宾群岛东南的加罗林群岛进入马里亚纳海沟最南端,那里还有一个宝贝在等着我们,就是我们此行需要的无人探测器。你的任务是把它打捞上来,由我们的潜艇拖曳回基地,然后……”
罗亦安随口说:“探测器可是个精密设备,沉在海底,哪怕是一年,还能继续使用吗?……”
猛然间,罗亦安像是想到了什么,张嘴结舌的问:“你说的不会是‘海沟号’吧?”
西门长老不悦的反问道:“不是它,还会是什么?”
“海沟号”,就是那个创造了人类潜深记录的“海沟号”。这是这台潜水器,潜入了马里亚纳海沟的最深处、查林杰海渊的底部,创造了事实上的人类潜深记录。在它创造纪录八年之后,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上午,当时,日本科学家正在海床上进行地震科目的研究,“海沟号”突然脱离了母船的控制铨链,5.6吨重的大家伙竟然不见了!
有那么几秒钟时间,正在海底爬行的“海沟号”曾向母船发出了紧急求助的信号,但信号很快就消失了,根本不容母船上的科学家锁定它的准确方位。
事件发生后,日本政府为之震惊,他们决定先采取密而不宣的方式进行搜索与救援,希望能找到“海沟号”的下落。然而,几年过去了,“海沟号”仍是杳无音讯。
对于“海沟号”神秘失踪的猜测,日本方面有诸多的猜测:一是铨链鬼使神差地断了,无人驾驶潜艇脱离了母船。不过,令日本科学家们大惑不解的是,从铨链断口来看,居然象是被人干净利落地“解开”似的,这一现象科学家暂时无法解释;
二是“海沟号”在海床上行进的时候突然陷入深沟,铨链因无法承受猛然下坠之重而断裂,无人驾驶潜艇因此坠入海底深处,并且砸坏了讯号设备;
三是有人盗走了“海沟号”!有传言说,在“海沟号”探测期间,有神秘大型水下物体在该水域活动,可能是垂涎“海沟号”技术的某方将其盗走了。不过,当时人们认为这种猜测过于荒唐,因为像“海沟号”这样的深海探测潜艇是世界海洋科学共有的科考平台,任何人拿走后也没法公开使用。
罗亦安笑了,笑得很开心:“如果是‘海沟号’的话,那就没问题了。那潜水器是世界上最先进的遥控探测设备,它的神秘失踪,被认为是除哥伦比亚号爆炸外,人类科学探索中的第二大悲剧。有了它,我对这次百慕大探险更有信心了。”
西门长老舱室的红灯一闪一闪的亮了,按下通话器,汉斯略有点紧张的声音传:“前方发现大型军舰群,有十几艘不明国籍的大小军舰,其中有一艘驱逐舰正径直向我们驶来。”
西门长老询问:“我们现在的位置?”
“东经174度,南纬28.5度”。
罗亦安脑海中迅速给出了大致方位:澳大利亚以东,新西兰以北,克马德克海岛以西,斐济群岛以南。这里距离最近的荒岛也有500海里,是南大西洋岛群中最荒凉地带,水手们不愿跑这里,是因为一旦在此出事,不仅没有救援,而且最近的珊瑚礁也在数百海里外,因而幸存的机会渺茫。
罗亦安知道该地,还因为该地是地球上最繁忙的导弹试验场,各国均把远程导弹射向此处,以试验命中率。因为在这儿,哪怕误差几百公里,也伤害不到一只小鸟。
“我们在南斐济海盆”,西门长老立刻给出准确的位置:“立刻下潜,这里最深的地方是5304米,我们有足够的深度甩脱对方的探测。罗杰,请马上到机舱室,关闭所有电子仪器……美国人设计的电脑程序,在遇到军方识别信号时,常会自动给对方发信号。”
第32章 迷惑
罗亦安嘴动了动,本想说明这里是个导弹试验场,军舰聚集于此,很可能遇上了一次导弹试验。可转念一想,西门长老怎会不知道这些琐事。
罗亦安没有再开口,只微微向对方点头,领命而去。
潜艇在静寂中缓缓下沉,电源已全部关闭,只留下昏暗的照明光源,罗亦安侧耳听着海水压力下,艇身金属被压缩发出的咯咯声,忽然想起了一个故事:潜艇兵常常喜欢在舱壁两端绷直一根绳子,在潜艇下潜时,看着这根绳子因海水挤压舱壁而渐渐变得松弛,以此作为娱乐。他本想如法炮制,可惜搜遍了轮机舱,没发现一根绳子头。
这艘潜艇自动化程度很高,所有的轮机运行都由电脑控制,可是,为了防止电脑自动响应军方的识别信号,所有的控制系统被迫关闭,改用手动操作,因此,必须有人在轮机舱值守。
感觉过了很久很久,潜艇仍在下潜,罗亦安悄声嘟囔:“没必要这么夸张吧,声纳设备在一千米之下就已经失效,我们需要潜那么深吗?”
罗亦安不知道,在他的头顶上,驱逐舰的仪表室内,众人也惊诧莫名。“你见过潜入一千米深的鲸鱼吗?”一名海军军士长问周围的同伴。
周围的人盯着屏幕上的光点,满头雾水的回答:“开玩笑,潜深一千米的鲸鱼?这颠覆了我的海洋常识。天呀,我们又要修正教科书了吗?”
“打开主动搜寻雷达,密切观察这条鲸鱼的情况。”一名军官吩咐说。
“怎么回事?失去目标了吗?”舰长派军官来询问。
“报告长官,那条奇怪的鲸鱼还在持续下潜,潜深超过一千二百米。”军士长紧盯着屏幕回答。
军官看了看屏幕:“这就是你说的那条形状像鲸鱼,雷达的反射回波却又像是金属物体的怪鱼?它回答我们的识别信号了吗?”
“没有,它没有丝毫发动机声音,却一边向前游动,一边持续下潜。”
“盯紧它,潜深超过一千米的潜艇许多国家都有,盯住它,别让它跑了。”
打开主动搜索雷达的驱逐舰,就像黑夜里开了一盏探照灯一样,清楚地将自己暴露出来,这种傲慢的轻视让潜艇指挥室内的西门长老异常愤怒。但缺少了攻击武器的潜艇只能无可奈何的看着对方雷达锁定了自己。
“罗杰,我们的潜艇现在用惯性向前滑动,你认为,如果我们拐几个弯儿,让对方认为我们是条游动不已的鲸鱼,你测算一下,我们的惯性能够维持我们做出什么动作。”西门长老通过艇内有线通话系统压低了嗓门与罗亦安沟通着。
罗亦安也压低嗓门回答:“我想,一般的潜艇都装载有吸收雷达波和声纳波的染料,或许我们只需要一个转折,把那些染料悄悄释放出去,躲过对方的锁定后,在悄悄下沉几百米保持静止不动,也许能躲过对方的搜索。”
“罗杰,开什么玩笑?这是艘科学考察船,没有装载有迷惑雷达的东西。相反,在我们改装前,这艘潜艇的主要特性,就是容易被雷达锁定。”西门长老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