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节

  青衣人反应亦快,眼见光波翼身手不凡,待光波翼射出星镖之后,他便从马背上飞身而起,向着马头右侧飞开数丈远,飞入路旁灌木丛中,不见了踪迹。
  光波翼微微一笑,见此人并不恋战,逃跑的本事却好,心知此人必是一名信子。若是换作其他寻常忍者追他,青衣人这一躲,确是万难再寻得到他。通常信子忍者逃脱追捕时,必先施展伪装术,藏身于灌木、乱石、丘坑等处,趁寻他之人不备,再施展遁术变换藏身之所。只是这遁术不能逃遁太远,也只在十余丈远近,遁术高明者亦不过遁开数十丈而已。而且施展遁术之时,必会现出原形,故而信子忍者逃遁之时,全在掌握好时机,利用天时、地利等条件,趁人不备之时施展遁术,若能成功施术数次之后,便可远远逃开,寻觅者便再也追他不到了。
  光波翼不慌不忙,在青衣人的马臀上拍了一掌,马儿吃痛,嘶鸣一声,立时狂奔开去。光波翼却静处原地,暗自施展起天目术。纵然青衣人施展了伪装术,在天目术观察之下也无法遁形。
  观察了一阵儿,光波翼叹口气,喃喃自语道:“算你逃得快,暂且放你一马。”说罢沿着原路往回城方向奔去。
  过了一会儿,青衣人已连施遁术五六番,现身在与光波翼交手之地向西百来丈远处。青衣人见再无追兵动静,便撒开步子继续向西飞奔,行不多远,忽见自己那匹马儿正停在路旁。青衣人大喜,忙上前拉住缰绳,方欲上马,忽然马儿前蹄立起,随着哈哈一声大笑,那缰绳已绕在青衣人身上,将他双手紧贴身体缚了个结实。马儿却化作一人,非光波翼而谁?
  青衣人又惊又恼,此时却已明白对手绝非寻常之辈。
  光波翼合十施礼,呵呵笑道:“这位兄台请勿见怪,在下只想请教兄台几句话,问过之后便会为您松绑。”
  青衣人鼻子里哼了一声,狠狠地瞪了光波翼一眼,目光中充满怨毒,蓦地脸色一变,腰间发出丝丝响声。光波翼心中一惊,无暇多想,右足一点,身体已如劲弩发出的弹丸一般,向后疾飞。未及光波翼落地,只听“轰隆”一声响,青衣人的身体竟然炸开,一时间血肉横飞,方圆数十步之内尽是残肢断体、衣裤碎片。
  光波翼骇然呆立,不想这信子竟然如此做绝,连一个字都未说出口,便自爆身亡,想与对手同归于尽。可见其身上必是怀有极大秘密,故而一旦陷于敌手,便不惜将自己与对手同时毁灭,以期保守这秘密。
  光波翼眼见好端端一条性命转瞬间便灰飞烟灭,一时悲愤交加,口中不断喃喃念诵六道金刚真言,心情却久久难平。
  光波翼忖道:“看这信子所用乃是雷蒺藜之类,多半是御鹤族忍者将这火器献给了目焱。没想到目焱竟如此残忍,让他手下的信子以此自戕其命。另外,这信子究竟怕被人知晓什么秘密,竟会如此轻生?看来须得好生查查陆燕儿的底细。”
  是时天色早已黑透,光波翼以天目术细细巡视地上的残破碎片,发现有一些被炸碎的纸片,应是青衣人身上所携的一册书籍,虽然绝大部分已被炸毁,根本无法看出内容,可喜却有一残纸片上竟留有“千字文”字样。再寻到另外几片残纸片,辨认上面有“鳞”“宾归”“若”“禹迹”等字。光波翼回忆《千字文》内容,确有“鳞潜羽翔”“率宾归王”“容止若思”“九州禹迹”等语。光波翼忽然想起午后在灵符应圣院书案上也曾见过一本《千字文》。
  (按:《千字文》是南朝梁武帝时期(502—549年),梁朝散骑侍郎、给事中周兴嗣所编。《梁史》中说:“上以王羲之书千字,使兴嗣韵为文。奏之,称善,加赐金帛。”唐代《尚书故实》中说:梁武帝肖衍为了教诸王书法,让殷铁石从王羲之的作品中拓出一千个不同的字,每个字一张纸。然后把这些无次序的拓片交给周兴嗣,让他编成有内容的韵文。周兴嗣用了一夜时间将其编完,累得须发皆白。)
  《千字文》乃光波翼自幼学字时便熟背的启蒙之书,为何这信子身上带着一本《千字文》?为何陆燕儿房中也放有一本《千字文》?如此巧合令光波翼大为好奇。
  灵符应圣院中,陆燕儿为僖宗奉上香茗,僖宗一手接过茶碗,另一手却拉住陆燕儿的手道:“燕儿,你来坐在朕的身边。”
  陆燕儿对僖宗微微一笑,顺从地坐到他身旁,说道:“皇上今日好像有心事。”
  僖宗抿了口茶道:“今日有人告诉朕,外面到处在传一首童谣,朕听了很是担心。”
  陆燕儿问道:“是什么童谣?”
  僖宗道:“童谣说:八月无霜塞草青,将军骑马出空城。汉家天子西巡狩,犹向江东更索兵。”
  陆燕儿淡然道:“童谣多半都是那些对朝廷心存不满之人胡乱编来蛊惑人心的,皇上何必介意。”
  僖宗道:“当年黄巢尚未兴兵作乱之时,朕便听过一首童谣,说:金色虾蟆争努眼,翻却曹州天下反。不想后来竟然应验。另外朕小时候也听说过先皇朝中一些有关童谣成真之事,是以也不可全然不信它。”
  陆燕儿问道:“那这首童谣所云却是何意?”
  僖宗摇摇头道:“朕也不能确知其意,不过这第三句却让朕想起当年安史之乱时,玄宗皇帝西巡避难之事,朕恐其为不祥之兆。”
  陆燕儿道:“皇上乃天佑洪福之君,匪患早晚必平,皇上不必担心。”
  僖宗自嘲地笑了笑,说道:“朕想改个年号,藉此转一转天运。”
  陆燕儿问道:“皇上想改作什么年号?”
  僖宗道:“广明。朕希望日月清明,天下太平,重现我大唐盛世。”
  陆燕儿微笑道:“这年号很好,皇上必能如愿以偿。”
  僖宗拉起陆燕儿的手说道:“群盗伏诛、天下太平之日,朕一定册你为贵妃。”
  陆燕儿道:“臣妾不敢有非分之想,只希望天下早日太平,皇上长命百岁,每日都能无忧无虑、逍遥快活。”
  僖宗问道:“燕儿,为何你一直不愿接受朕的册封,光明正大地做朕的妃子,却要搬到这僻静之所,还要朕同你一起瞒着令表兄?”
  陆燕儿道:“早年臣妾父母在世之时,因父亲病重,家产变卖殆尽,幸得同乡一位李老爷周济,方不至于令我一家三口冻饿街头。父亲自觉无以报答,便将我许给李老爷的大公子。父亲过世之后,李老爷更是对我母女二人照顾有加。原本母亲已同李老爷商议妥当,前年便当将我嫁到李家,谁想母亲却在当年身染重疾,李家公子也一向身体不佳,故而便将这婚事拖延下来。母亲走后,我便来京城投靠到表兄府中。不想造物弄人,臣妾竟然入宫见到了皇上……”陆燕儿忽然羞低了头。
  僖宗笑道:“朕却要感激造物如此弄人。”又道:“原来你只是担心身上的婚约,这有何难,朕下旨解除你与李家公子的婚约便是。”
  “不可。”陆燕儿忙说道,“臣妾不想让人非议皇上,说您依仗天子威势夺人妻室。另外我表兄为人忠厚信义,他若得知此事,心中必定不快。他一向对皇上忠心耿耿,我不想因此让他对皇上和臣妾有所微词。再说,臣妾只希望皇上能够高兴便好,并不在意自己的名分,似现在这般服侍皇上,臣妾已心满意足了。”
  僖宗摇摇头道:“朕知道你真心待朕,朕又如何忍心让你如此委屈?朕一定要册你为妃。”
  陆燕儿恬然道:“其实皇上不必心急,年初月儿进宫时告诉我说,那李家公子越病越重,时常卧床月余不起,只怕不久于人世。李公子一旦过世,臣妾便没有了婚约束缚,最好那时皇上也已平定了叛贼之乱,再给臣妾一个正经名分,岂不是好呢?”
  僖宗略微沉吟道:“嗯,如此也好,朕便依你。”
  陆燕儿起身略拜道:“谢皇上。”
  僖宗问道:“你要如何谢朕?”
  陆燕儿倏然脸红,说道:“皇上每日都到臣妾这里来,不怕冷落了几位娘娘吗?”
  僖宗笑吟吟反问道:“你不也是朕未来的娘娘吗?”
  陆燕儿低眉不再看僖宗,小声道:“臣妾这便让月儿去铺床。”
  僖宗见她害羞,更笑问道:“月儿是你堂妹,美人何以多出陆氏门中?”
  陆燕儿回过身问道:“怎么,皇上也喜欢上月儿妹妹了吗?”
  僖宗忙说道:“朕只爱你一人,心中哪还有其他美人呢?”
  陆燕儿嘴角微翘,似笑非笑,转过身,眼中却已隐隐湿润。
第四十八回 倚废墟南山梦示,访古村半义俗讲
  次日一早,光波翼同李义南闲聊了几句,不经意间问及陆燕儿的来历,又详细询问了陆燕儿之前种种表现。李义南颇觉奇怪,反问光波翼为何忽然打听起陆燕儿来,被光波翼敷衍而过。用过早饭,光波翼辞别李义南,往孙遇府中看望青阳。
  适逢孙遇带青阳去了慈恩寺游览,光波翼便回到房中,取出昨夜从陆燕儿房中偷出的《千字文》细看,发现这本《千字文》委实有些怪异。书的前半部的确是《千字文》原文,从“天地玄黄”到“焉哉乎也”,后面却有增补的两百四十字,乃是:
  申酉戌亥卯未巳午丑牛寅虎蛇犬豕兔
《大唐忍者秘史(中册):幻化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