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节


“骗你干嘛,又没好处!你可以去问,那地方很多老人都知道的!”王涛一脸正经,看起来不象骗人。
“真的?在哪里?说来听听。”看着王涛的模样,我不由的起了一丝好奇。
“也是几句话,是这么说的,-上七里,下七里,金银尽在七七里-!”
第四十八节
*我卫君志又回来了!掌声响起来,鲜花送上来!*
故事大多都是编的,说得有名有姓也都只是为了骗别人相信。关于土司王宝藏留下的传言很多,是真是假让人难以分辩,而王涛说的这个,却是真正发生在湘西地面上的。
说起来那是清朝未年,先李自成领义军欲争霸天下,后又有外国洋人寇我中华。华夏大地狼烟四起,各路人马人来我往打得不可开交。可真正受苦受难的却是我华夏儿女。
一句古话,宁为太平犬,不做乱世人。可是老天爷把你弄到了那个朝代你也没有办法,虽说早死早投胎,但也还有一句话说好死不如赖活着。所以当时有许多平民百姓为了性命,举家逃亡。
当时有个教书的先生,年纪是不小了,可是家境贫寒一直没找到老婆。一家人也就只有他和他的老母亲。这教书先生熟读圣贤书,极是孝顺。因为外面兵慌马乱的便带了他的老母亲想去找个平静点的地方安生立命。
也不知怎么的,这教书先生同他母亲来到了湘西境内。湘西地广人稀,教书先生扶着他母亲赶了一天的路也没看到处可以借宿的人家,眼看着这日头西斜,不由的心急如焚。正焦急间,催促着母亲翻过个山头,却看见了一座破破烂烂的山神庙。
教书先生看着日头沉了下去,这四处又没个人烟,心想这没办法只能在这庙里将就一夜了。自己年轻力壮的倒无所谓,只可怜自己的老母亲如此风餐露宿也知受不受得了。
二人进了山神庙,教书先生扶着自己母亲找了个背风的角落坐了,自己四下里转了一圈,只觉得这山神庙破破烂烂的似乎早就绝了人迹。教书先生看到这般情形心里一阵紧张,这里看起来已经很多年没有人来过了,自己同母亲是人生地不熟,只知顺着路走,到了这荒无人迹的地方只盼着别出了什么意外就好。
此时天色已经暗了下来,心里挂着自己的母亲,教书先生也不敢乱跑,就在这山神庙里寻了些掉在地上的木板什么的,想拿去生堆火好夜里去寒。
地上的木板什么的大多就是以前山神庙的供桌牌匾什么的,教书先生到了这步也没去多想,尽数搬到一堆放了。又从附近找了些松技什么的,先生了堆火,服侍着母亲靠着火堆坐了,分着吃了些干粮。
教书先生的母亲年纪大了,又走了一天的路,确实是累了,吃了东西,便躺下了。教书先生脱了自己的外衣给母亲披上,还是怕母亲着凉,寻思了一下,便动手想把那几块从山神庙里寻来的木板也拆来烧了。
那些木板也不知是那年那代留下来的东西,表面上尽是厚厚的一层灰尘,看起来虽然还算完整,其实早已腐朽,稍一用力便都碎掉了。
教书先生弄碎了块牌匾样的木板,往那火堆里填了几块,手里又抓了一块正要往那火堆里去丢时,忽然发现这木板上似乎还刻了些字。
教书先生本来就是同字打交道的,发现这木板上有字,自然是想看看清楚。拿过来拂去了灰尘,借着火光一看,这一看却看得这教书先生心头一跳!
教书先生手里抓的那木板是他弄碎了的那一整块的中间部分,上面刻四个金漆大字,“金银尽在”。
教书先生一看这字觉着不对,好奇之下又从一边寻了这木板的下一截来看。下一截上只三个字“七七里”,再看那木板,应该是到头了。
这连起来一看,是“金银尽在七七里”。这什么意思?教书先生一时想不明白,瞧着手里的木板忽得想起自己刚才往火堆里丢了几块,慌不迭的从火里扯了出来,扑灭了火焰再看,只可惜已经烧焦了一部分,仔细辩认之下,只从两块上分别认出了几个字,一个是“七里”,一个是“下七”。
又费了番脑筋,排了下顺序,最后确定这些字应该是“……七里,下七……,金银尽在七七里。”
“七里,下七,金银尽在七七里?”教书先生嘴里念了几遍,心里隐隐觉着这些字里隐含着什么意思,可思来想去却没理出个头绪。
教书先生想了一阵没想到什么也只能强按下心中的疑惑,看着那火堆的火焰小了,又加了几块木板。反正这些字能看到的已经看到了,留着也没用。转念之间又仔细查看了自己寻来的其他木板,却是再没找出什么字迹来。
夜已深,教书先生看着母亲已经熟睡,自己虽然好奇那木板上的字迹,但是也确实有些困了,火堆热乎乎的照在身上又是十分的舒服,不知不觉中,这教书先生两个眼皮一打架,便也陷入了沉睡之中。
也不知睡了多久,教书先生忽然隐隐约约的听到一阵儿啼之声。睁开眼睛来正想查看这声音的来处时,忽然觉察出这声音不对的地方,心头一紧,赶紧往那火堆边一看,瞧见自己的老母亲还安安稳稳的睡在那火堆,心下稍安。又听那儿啼之声时远时近,飘忽不定,头皮没来由的一阵发麻。想着这荒效野外的,除了这山神庙四处没有半点人烟,这三更半夜的又那来的小儿啼哭之声?
教书先生也不敢惊了自己的老母亲,听着这声音心惊胆颤的却不知如何是好。额头上冷汗连成了一线,望着山神庙外一片漆黑,也不知那黑暗里的啼哭究竟是从何而来。又看看自己尚在熟睡中的母亲,终于一咬牙,哆嗦着手臂从火堆里抽了根一头还在燃烧的木板,就想去庙外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
心里胆怯,教书先生一手拿了当作照明的木板,又从旁边寻了块趁手的举在手里防身,畏畏缩缩的走向山神庙那敞开的门边。
手里照明的木板在夜风里时明时暗,能照到的地方不过是几步的距离。教书先生到了门边,举着火把探出头去望向外面,四周一片宁静,仔细些还可以听到些虫鸣。只是漆黑的夜里,什么也看不见。而在这时候,刚才那忽远忽近的啼哭声也消失不见。
教书先生探头探脑的望了一阵,没发现什么异常。再没听到那小儿啼哭,反而听到了些虫鸣之声。心里刚刚松了口气打算转身回去时,身后突然传来了一声响亮的儿啼,惊得教书先生差点就瘫在了地上。
那儿啼之声就在身后不远,清清楚楚真真切切的就这么传进了教书先生的耳里。
教书先生一动也不敢动,在夜风的吹拂下,只觉得浑身发冷,全身上下没了半点力气,连眨下眼动下手指都作不到了。
身后的儿啼声响了一次,便没了动静。教书先生僵在那门口呆了一阵,实在是没觉察出什么动静,加上又挂念自己还睡在火堆边的母亲,硬着头皮缓缓转过了身子,瞪大了眼睛望向刚才那声音传来的地方。
第四十九节
庙里的火堆较刚才又小了一些,教书先生又是站在门边,依稀只看到了自己的老母亲仍披着自己的外衣躺在了火堆边。
看起来似乎是一切正常,可刚才那声儿啼又是哪里来的呢?教书先生又疑又怕,不敢妄动,又仔细看了一看,还是没看出什么不对,这才小心翼的迈开了脚步想回到那火堆边去。
人对于黑暗总是有着一种莫名的恐惧,在夜里,人们都希望身边能有些光亮能替自己驱除黑暗。教书先生看了那庙外漆黑的一片,心里觉得还是回那火堆边比较好,只是给那不知是什么东西发出的儿啼声吓得够呛,轻手蹑脚的又回到了火堆边,挨着自己的母亲坐下了,望着火堆竖起了耳朵,却是不敢再睡觉了。
四周再没了声响,除了呼呼的风声和木材在火焰里燃烧偶尔发出的“噼啪”声响之外。教书先生再没听到别的声音,心里疑惑又看了看身边的老母亲。母亲裹着外衣睡得甚是安稳,那样子根本就没受到过什么影响。
自己的母亲虽说年纪大了,眼神体力都有些不好,可耳朵没有什么毛病,一般的轻声细语都能听得清楚。可是刚才自己在睡梦中给那儿啼声惊醒,自己的母亲怎么似乎是没听到?是母亲确实走得累了还是其他什么原因?
教书先生望着仍在熟睡中的母亲如此想了一阵,其间也没听到什么动静。心里逐渐的放松了下来,加上昨天一天的赶路也确实是累人,刚才虽然给那声音惊得一身汗,可现在没了动静这两只眼皮不由得又沉重了起来。
正强自驱赶着睡意的时候,眼角的余光却瞄见自己躺在旁边的母亲似乎在动。教书先生没听见母亲发出什么声音,只道是自己母亲睡梦中翻身什么的也没怎么在意,随便看了眼,便又回过了头,打算再坐一会没什么事的话,自己也睡觉算了。
可一回过头,教书先生心里又觉得有些什么不大劲,刚才看的那一眼里,自己的母亲头没有动,蜷在自己外衣底下的身子似乎也没动,只是在母亲背后盖着的外衣底下有什么东西在动!
教书先生忙又转了头去看,只见母亲面朝着火堆蜷成一团缩在外衣底下,看那神情是睡得正香。可在她背后,一直盖到地上的外衣隆起了一团,慢慢的正朝着自己母亲的肩膀移动。
教书先生看到这般情形心里一惊,马上想到是有什么东西钻进了自己盖在母亲身上的外衣里去,情急之下也来不及细想,伸出手去一把掀开了那件盖在自己母亲身上外衣。
那外衣刚刚一掀开,教书先生还没看清楚那钻到这外衣底下的到底是个什么东西,耳朵里就听见了声凄厉的尖叫,“哇~呜~”。
那声音象极了小孩子的啼哭,正是刚才吵醒教书先生的儿啼声,教书先生又听到这声音,心里一抖,手一松,那件外衣又掉在了地上,一头还盖到了旁边的火堆上,窜起的火苗马上顺着那件外衣燃了起来。
这时教书先生也看见了发出那凄厉儿啼声的东西,只是苍促间没看怎么清楚,就瞧见了两只绿莹莹的眼睛只一张张大了的大嘴,在火光的映照下,还看到了那张张开的嘴里正闪着寒光的细牙。
教书先生去掀那衣服时,那东西已经爬到了老母亲的肩膀附近,如今那对绿眼还有那满嘴的细牙就在教书先生母亲的脖子附近,教书先生看见那细牙离自己母亲的脖子就只两三指的距离,当下又惊又怕,“啊”的一声大叫,也不知是那来的勇气,扑上前去也不管那到底是个什么东西伸手就抓!
那东西反应也甚是灵敏,教书先生手一伸过去,那东西嘶叫着一个后跃躲了开去,兀自两只绿眼望定了教书先生,张大嘴嘶鸣不已。
教书先生见那东西跳开了,自己的母亲脱了险境,也不敢再去追逼,于是盯着那东西不敢再动。
教书先生的母亲这时也给吵醒了,她还不知道发生了些什么事情,睁开眼来首刚叫了一声“儿啊……”就看到了已经着了火的那件外衣,那还顾得询问,手忙脚乱的蹬开那件着了火的外衣,嘴里直叫:“火,火,着火了!”
《湘西鬼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