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读书笔记:多少罪恶,都是奉理想的大旗呢

公元前221年,秦王政始灭六国,号始皇帝,史无前例的庞大帝国如何管理,大臣们提出了不同的见解。丞相王绾等以诸侯初破,燕、齐、楚地方偏远,不置诸侯王则无以镇服,请封诸皇子。秦始皇交由臣下讨论,群臣都认为可行,只有廷尉李斯反对:“周文王、周武王分封子弟、同族甚多,然而后代日益疏远,相互攻击视如仇敌,周天子也无法禁止。现在天下一统,设立郡县,皇子功臣可以用国家赋税多加赏赐,这样容易控制。天下没有异心,才是安宁之术。设置诸侯不利。”
    中国史上,大抵每一代都惩前朝败亡之因,比如明惩历朝丞相专擅,清惩明世太监之祸,但往往矫枉过正,走向另一个极端,比如汉惩秦始皇不封子弟而致七国之乱,宋惩晚唐五代方镇之乱而致武德不修,外患不止。可以说,李斯的话切中始皇要害,唯恐万世基业不传的要害,由不得不听。果然,秦始皇说:“天下人都苦于战乱不休,就是因为有诸侯王的存在。天下初定,再立诸侯国,这是制造战争,以此求得安宁,岂不太难!廷尉的意见正确。”
    始皇三十四年(公元前213年),秦始皇在咸陽宫置酒为寿,仆射周青臣进颂,总之神灵明圣,四海宾服,哄得始皇帝开心得很,可其中讲到“改诸侯为郡县,人人安居乐业,没有战争的祸患,传之万世。”惹恼了来自齐地的博士淳于越。
    儒生一向很能破坏气氛,也算是传统:“臣听说殷、周君临天下千余年,分封子弟功臣,作为辅佐。现在陛下拥有天下,子弟却和平常百姓一样,一旦出现了田常、六卿这样的臣子,没有辅佐之人,如何相救?办事不以古人为师而能长久的,我没有听说过。现在周青臣当面奉承,以加重陛下的过失,不是忠臣。”
    淳于越比王绾聪明,和李斯一样,利用了秦始皇的恐惧,这次是对田氏代齐和六卿分晋的恐惧。
    所以秦始皇又把意见交由臣下讨论,不出意外,反对者又是李斯,不过李斯这时候已经是丞相了,底气也特别足,所以这次李斯直指根本。
    儒家一直强调法先圣,法家一直强调法后王。战国时代诸侯纷争,无论是秦国还是山东六国,都需要招揽士人为之效力。而当天下一统,思想也应当定于一尊,百姓只要努力耕作就好。而儒生天天叫嚷着“复古”,在李斯看来就是非议当今,惑乱百姓。
    因此,李斯建议:“列国史记,除秦记全部烧毁。除了博士官所执掌,天下收藏《诗》、《书》、诸子百家的,都要交给地方官员烧毁。有敢谈论《诗》、《书》者处死,以古非今者族灭。官吏知情不一举者同罪。法令下达三十日不烧书的,受黥刑(脸上刺字涂黑),派去筑长城。只有医药、卜筮、种树三类书不烧。如要学习法令,以官吏为师。”
    秦始皇下令执行,史称“焚书”。无可否认,秦始皇和李斯的这些举动,是站在政治一统的前提下谋求思想一统的大理想,可是有多少罪恶,都是奉理想的大旗呢,就这件事说,就造就了中国几个恶法的先例,
    一、烧毁非官方认定的史书。中国历来对史书的准确一性一和教化意义非常看重,《春秋》里面的微言大义,什么“郑伯克段于鄢”,六个字足够讲上一堂课。赵盾的狡辩,终究抵不过董狐的笔,崔杼的刀,终究还是硬不过太史兄弟的头,终于在太史第四个兄弟的时候停了下来。
    但是,历史是由人书写的,不免带有个人和群体的色彩,房龙在《圣经的故事》中写到:“每个国家的每本历史教科书都讲述关于过去的故事,而且都是该国人民认为确实发生过的事实。但是要是你跨过国境区读读邻国的实力教科书,你就会发现那些记述截然不同。”烧毁各国的史记,只留下秦国的史记,保证了秦国史记的权威一性一,和历史的秦国视角,也烧毁了各国史记中讥刺秦国的语言,减少了六国后人对秦国的攻击的基础,从秦始皇的角度,当然是有利的。
    然而,“去阅读所有全家的所有历史教科书,可能会看到一些接近绝对真实的东西”(房龙),烧了六国史记,历史从此残缺不全,对古代史的整理造成了相当多的问题,而且《秦记》不记载日月,文辞简略不全,司马迁公大为感叹。晋武帝时从魏安釐王墓中出土《竹书纪年》,几乎重构上古史,重建战国年代史,也可以看出烧毁各国历史对历史准确一性一的伤害。
    后世延此,常常禁修私史,如南宋嘉泰禁私史,清初文字狱中赫赫有名的明史案,容后细考。
    二、烧毁禁%书。禁%书始自商鞅变法,“燔《诗》、《书》而明法令”,但如此大规模的禁%书,从书的范围和禁%书的地域来说,应该是第一次。
    而且,这次禁%书的标准是空前绝后的最高一峰,“吾前收天下书不中用者尽去之”,这个“不中用”的标准,由始皇帝和李斯二人搞定,只有医药、卜筮、种树三类书逃出生天,其他一切书籍,都属于“不中用”。
    三、集书于官方。
    后世多有人以《诗》、《书》、诸子百家尚存于博士官属为始皇辩护,认为项羽烧咸陽才造成了这些书的流失,比如一性一好疑古辨伪的朱熹说“秦焚书也只是教天下焚之,他朝廷依旧留得”。
    这样说当然没错,可就当时的条件来说,书还处于“汉青”阶段,副本不多,归于博士官属,一旦发生火灾,都是无可挽回,更不要说兵祸了。即使到了明清,《永乐大典》、《四库全书》,也难逃水火之灾,《永乐大典》主要亡于明末清初的战火之中,七套《四库全书》只存三套半,其余的毁于八国联军和太平天国。所以,集中所有的书于中央,就埋下了毁书的种一子。
    从实际的结果看,由于秦三世而亡,前后不过数年,儒家典籍还得到了比较好的流传,可其余诸子百家,多有流失,越是小宗,越可能失传。
    严重的问题在于,没有人敢保证,收集到官方的书籍会不会被肆意的删改。这次收书无所考,从后世来看,《永乐大典》采取的是照抄,而《四库全书》不同,禁毁图书三千余种,十五万部,岳飞“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张孝祥“洙泗上,弦歌地,亦膻腥”,多被篡改。
    更严重的问题是统一思想。在上古时代,只有巫、史少数人掌握文字,因此文字也集中于王宫。当识字人口增加时收书于博士官属,那就是妄图定思想于一尊的愚民政策。
    四、言论控制。“偶语《诗》、《书》,弃市,以古非今者族”,“诽谤者族,偶语者弃市”,这一点不算首创,是继承周幽王而来。
    这些当然是为了万世基业,可六、七年间,“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枉把六经灰火底,桥边犹有未烧书”,秦就亡了。
    要讨论这里面的关系,其实并不像传说中的这么简单。固然,秦始皇暴虐万分,可在始皇帝扫灭六国的余威尚在,天下尚属安宁。始皇崩于前210年七月,一年后的前209年七月陈涉起兵,如果始皇尚在,陈涉敢不敢起兵,有没人响应,都是疑问。
    这里有一个证据,陈涉起兵,因为百姓多听闻扶苏的贤明,居然打算用扶苏的名号,可以想象,如果扶苏继承皇位,采取相对宽容的措施,秦未必会这么快灭亡,事实上,老子做坏人,把好人留给儿子做,这是后世皇帝们用惯的权术。

《史记白话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