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坛经讲记 第4集
善知识!且听惠能行由得法事意。能严父本贯范陽,左降流于岭南,作新州百姓。此身不幸,父又早亡,老母孤遗,移来南海,艰辛贫乏,于市卖柴。
接着讲六祖的生平及他求法的过程。六祖父亲姓卢,本来在〔范陽〕(今河北省)当官,因为被贬,流放到〔岭南〕(现在两广及海南一带)的〔新州〕(现在广东省新兴县);三岁时父亲往生,母亲姓李,孤儿寡母搬到广州,生活艰困、〔卖柴〕维生,因为这样的身世和背景,所以他不识字。但是没有读书不代表他没有智慧,正因为在艰困中成长,相信他一定思考过他要过怎样的人生。这段酝酿的过程,六祖轻轻带过没有详细说明,但是我们不能略过。
时有一客买柴,使令送至客店。客收去,能得钱,却出门外,见一客诵经,能一闻经云:「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心即开悟,遂问︰客诵何经?客曰:《金刚经》。
读经典就是要看你自己的心,你的心执着不执着?这样子反问,切入自己的内在。《金刚经》叫我们不执着,你说我也知道要不执着,但就是执着;继续探讨下去,那为什么执着?我执着什么?—你执着金钱、地位、名誉、尊严……。
其实你最执着的莫过于自己,最执着的是你那颗心,从心展现出一切,你真的要去明白这个概念。那为什么会执着自己?因为你抓着自己不放,我们今天所做的一切的努力,常常都是以自己为出发点的,这是你更深的内在,潜意识里害怕别人伤害我们,譬如一爱一孩子,为了养儿防老,这是有条件的一爱一,这种一爱一真的不纯,这就是杂染。所以首先要破对我的执着,这个不破,你是不会见一性一的。
《金刚经》明明问:「云何降伏其心?」佛从应该「度一切众生」的角度来回答。为什么呢?利他久了自然就会破我。这个一个很好的方法。如果我们说刚跟柔,直接破就是刚,利他无我就是柔,你要从哪个角度切入都可以。再说住,住就是执着,你执着什么?用「无常」这两个字就可以破你的执着,「无常」是大部分的人最容易了解和感受到的,你执着的金钱无常,你执着的感情无常,你执着的身一体、别人对你的看法…,一切都是无常。因为是无常,所以你就渐渐不执着了。
一般人都知道诸行无常,但就是会执着。你真的知道无常吗?你问社会大众,没有学佛的人,他认为的无常就是有人往生。如果把生死当成无常,那太粗糙,难怪你对所有的事情都会执着。举个例子,假如我们的生活有好几段,当然不是二十岁,或三十岁那段无常,本来就每一段都无常。所以十岁无常,一岁无常,一月无常,一日无常,一时无常,当下无常,一切都是无常。
学佛之后,如果你被别人骂了,转念会比较快,你还不懂得无常,那叫转念,不叫观无常,没有学习佛法的人也知道,往好处想,转个念头,转个弯。举个例:假设你同事骂你一句脏话,你会不会生气?比较不会气这么久,对不对?那你那个气到底是十分钟消还是马上消?假设我骂你三个字:王八蛋。骂完了之后,你马上就观无常,当下就转掉,这样的觉一性一已经算是很厉害了。那你要观到什么程度?「王」无常,「八」无常,「蛋」无常,不是「王八蛋」讲完了才无常,我一开口就观无常。我们常常会掉入一个时间差,觉得那句话讲完了才结束,其实是当下听到那个字就要观无常了,就是要这样子观。一个东西的变化,一个念头的变化假设有四个字,这四个字就代表四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心念的变化,当下就要观无常。这样子练习,观到功夫出现了,这时候你才知道,原来我所执着的真的如梦幻泡影。
我们很容易看到动一态的无常,不容易看到静态的无常;容易看到有形有相的无常,不容易看到念头的无常;我们经常会把因缘和合的东西当成是一种常态,所以执着会越来越深,先从这个角度下手,很好懂,但是要做,你要下功夫,观久了,渐渐就〔无所壮啦!
可是又会有人误解,既然一切是无常,人生不是像一滩死水吗?我干嘛这么拼呢?!那你就掉入人生没有意义的那一端了。就是因为无常,凡夫可以变成圣贤,烦恼、痛苦会消失,你才可以由迷转悟。所以除了〔应无所壮还要〔生其心〕,生什么心?生智慧的心,再来生起慈悲的心,生起清净的心。如果这几个概念还听不懂,请你在〔应无所壮旁边写「不执着」,在〔而生其心〕旁边写「认真做」,合起来叫做「认真做,不执着」。
这个「认真做,不执着」的概念很重要,因为〔应无所壮,你知道不应该执着,所以你「不执有」,〔而生其心〕就是「不落空」,所以该承担你就要承担,拿得起一定放得下,放得下一定拿得起,这叫做「中道」,离两边也不执中间。你不要小看这句话,六祖大师一闻《金刚经》云〔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心即开悟〕,证明这句话很深。你要好好的体悟,如果只会诵,没有善用其心,你怎么可能会悟?
至于这句话怎么应用到生活中?明天去公司上班,当老板的请扮演好你的角色,当员工的,当干部的,扮演好你的角色,把你的角色扮好,就叫做〔生其心〕;你不需要抱怨,也不要觉得委曲,这样就叫做〔无所壮。时时按照这个样子来面对任何人、事、物,从此你的人生态度就不一样了!
〔心即开悟〕,至于六祖大师是不是开悟了?如果是,为什么还要去找五祖,之后才再开悟?这是你要去探讨、思考的问题。首先要知道〔悟〕有分「小悟」、「中悟」、「大悟」、「大彻大悟」的不同。至于什么叫〔悟〕?—灵光乍现!比如说我们从没有看到过太陽,忽然之间你见到一道曙光,这就是〔悟〕!但是你还没有见到完整的太陽,这就是为什么会有四果、菩萨等层次浅深的不同。第三种说法,以顿教的角度来看,悟了就是悟了,质一样,但量不一样。为什么?道理一样,但是我们每个人的心量展现会不一样。比如阿罗汉与菩萨的悟是一样的,只是阿罗汉的悟心量小,菩萨的心量大。
再来,一种叫「开悟」,一种叫「证悟」。什么叫开悟?例如我以前不知道澄清湖怎么走,现在我知道了叫开悟;如果我已经走到了,就叫证悟。开悟了,接着就要修啦!所以叫做「悟后起修」。
至于六祖为什么一听闻〔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就开悟?相信六祖早就在探讨人生的问题。我们一般人心不稳定,想事情是胡思乱想、跳来跳去,所以不能深入的思考。比如说思考「我是谁?」你要一辈子、时时刻刻都在思考这个问题,直到答案出现,这叫思维。所以禅宗才会有参话头,针对一个话头,或一个公案,或一个话题,一辈子都在思考。所以六祖大师一定在这里下过很大的功夫,不断的在酝酿,直到时机成熟,自然它就会开花结果。(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