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节

  “修成此术,日后再修其他忍术便更易成就了。由此可以想见,目前辈忍术必定高深莫测。”光波翼心道。
  将自己体内细细观察一番之后,光波翼将视线放出体外,四周景色一如气行于小光脉中之时清晰。继续向外看去,虽然目焱并未告诉他此时所见将会如何,然而光波翼心中已有预感,隐隐有些兴奋。不出所料,光波翼果然看见房间墙壁、门窗之外的种种景色。此时已是人定时分,光波翼见到右手隔壁房间无人;再往右一间房中则有一位中年男子已睡下;左侧墙外则是一家米店的屋顶,屋内有一年轻人正躺卧在一张窄榻之上。
  随见随远,光波翼发现无论房屋、树木乃至人物,皆可随心意见到其外、其内之景色,甚或近处之人的脏腑亦可随心意见到。一切尽皆无法阻挡自己所见。
  “这必定是目前辈的秘术——天目术无疑!”光波翼此时已然确定不疑。没想到初次见面,目焱便将天目术传与自己,光波翼心中着实感激。只是目焱曾说过,若想打通大光脉至少需要三、五年光景,不料自己因为合修了摩尼宝镜术,竟然不到半年时间便臻此境,这也不得不感谢俪坤姐姐,以及自己的大仇人——坚地。
  光波翼不断将视线放远,却发现只能见到十余丈之外而已,再看远处便是一团漆黑而无所见了。
  “此术初成,能见到如许远已属不易了。”光波翼心中明白。
  天目术修成,光波翼甚为欢喜,愈加日夜勤修不辍,却发现摩尼宝镜术也较前大为进益。
  光波翼心中盘算,待“十一大盗”之案告破,便可着手为父母报仇了。自从上次将鹤明与鹤亮从天牢中救出,光波翼便已经在谋划此事,如今整个复仇计划已然考虑周详,师行术与天目术也已练成,可谓箭在弦上,只差一发了。
  黑绳三从荆州一路暗中随着风子婴等人,带着北道阵族族长阵牍回到西牛货道的牛耳村,直至十月十五才返回成都。北道雷族族长雷洪威与赤炎族族长赤炎翎则分别被带到了南瞻部道与东胜神道。
  二人接上头,光波翼与黑绳三商量一番,打定主意,去街市上采买了一些行头,扮作商客模样,径往雅州而去。
  进城后,寻到那家“蒙顶茶楼”,但见这家茶楼外观庄重奢华,朱门玉栏,高阁碧瓦,极显豪贵之气,即使成都的大店,也罕有出其右者。二人拴好马匹,进到茶楼中,发现内中装饰亦极为考究,店中不但可以品茶、用餐,亦有十来间上房可供留宿,店堂正中挂有一匾,上书“余庆无疆”四字。
  小二哥见二人进店,极为热情,招呼二人落座,笑问道:“两位大爷,请问是要用饭还是品茶?”
  光波翼道:“先用饭,再吃茶。”
  小二唱个喏,忙双手奉上菜单,问道:“小的见两位大爷眼生,不知两位大爷从哪儿来呀?”
  光波翼道:“我们从长安来。”
  小二又问道:“两位大爷是来寻亲访友还是贸易公干哪?”
  光波翼并不作答,瞄了一眼菜单道:“我也不必点了,你只管捡最好的酒菜多上些便是。”
  “好咧。您二位稍坐,酒菜马上就好。”说罢,小二转身进到后堂去了。
  时值巳末午初,光波翼见这店中却无其他客人,待那小二送菜上来,问道:“小二哥,这店中为何食客如此稀少啊?”
  小二道:“不瞒大爷,咱这茶楼的酒菜、客房都是本城最好的,只是这价钱确实不菲,不是一般百姓所能吃住得起的。不过一到晚饭前后,这里的客人却是不少,来的不是官老爷,便是富贾商客,他们大都是冲着咱蒙顶楼的双绝来的。”
  “哦?如何是蒙顶楼的双绝?”光波翼问道。
  小二道:“这蒙顶楼的第一绝当然是蒙顶茶喽。不是小的夸口,咱蒙顶楼的茶,那可是当世绝品。出了这茶楼,就只有皇帝爷和皇后娘娘能喝着了。”
  “那不就是贡茶喽?”光波翼道。
  “正是。”小二点点头道。
  光波翼笑道:“小二哥真会说笑,这茶楼怎么会有贡茶?”
  小二见光波翼不信,忙凑上前说道:“大爷想必听说过,这蒙顶茶的极品便是蒙顶山五峰之间那七株仙茶,这七株仙茶相传是汉朝时甘露道人吴仙人所种。自打本朝玄宗皇帝爷起,蒙顶茶便成了咱大唐的第一贡茶,这七株茶树更是成了正贡专用,以石栏围在一个院中,被皇帝爷封为贡茶院。”
  (按:吴仙人指西汉人吴理真。公元前53年,吴理真在蒙顶山发现野生茶的药用功能,于是精选了七株茶树,移植到蒙顶山五峰之间一块凹地上。清代《名山县志》记载,这七株茶树“二千年不枯不长,其茶叶细而长,味甘而清,色黄而碧,酌杯中香云蒙覆其上,凝结不散”。这七株茶树,被后人称作“仙茶”。而吴理真则因为是世界上人工种植茶叶的第一人,被后人称为“茶祖”。)
  光波翼插问道:“如何叫作正贡?”
  小二道:“这正贡茶是皇帝爷用来祭祀的,只在贡茶院中这七株仙茶树上采摘。每年春茶采摘之时,刺史大人便会择选吉日,率领乡绅僧众,祭拜神明,然后再由十二名采茶僧沐手、薰香后采摘。这十二僧人象征一年的十二个月份,每人只能采摘三十个芽头,十二人共采三百六十芽,象征一年三百六十日。采下的芽头被送往智矩寺西龛甘露茶坊精心炒制,称作‘礼焙’。那三百六十片芽头,每一片都是单独烘焙,制成后的贡茶装入银瓶,装箱封印后进贡给皇上。据说皇上本人也没吃过这正贡茶。”
  “那皇上吃的是什么茶?”光波翼又问。
  小二道:“蒙顶五峰上的茶树虽说不及那七株仙茶,却也是茶中极品。每年智矩寺的僧人将蒙顶五峰的春茶采摘后,制成二十八斤散茶,上品不过数斤,叫作‘石花’,作为‘帮贡’;下品乃颗子茶,作为‘陪贡’,这二十八斤帮贡、陪贡茶才是皇上吃的茶。”随即压低嗓音说道:“不瞒大爷,在咱蒙顶楼,只要出得起银子,不但能吃到与那二十八斤贡茶一般的好茶,还能吃到那七株仙茶树上采摘的极品。”
  “此话当真?”光波翼故意问道。
  “小的怎敢欺骗大爷!”小二躬身道。
  “你们茶楼怎会有这些茶?”光波翼怪道。
  小二讪讪笑道:“这个,请恕小的不知。”
  光波翼呵呵一笑,道:“好,稍后我们便尝尝这里的仙茶。你再说说,如何是这蒙顶楼第二绝。”
  小二见光波翼答应品茶,心知必是个富客,当下笑吟吟指着墙上道:“大爷请看。”
  光波翼与黑绳三顺着小二手指,见墙上挂一条幅,上书:
  兀兀寄形群动内,陶陶任性一生间。自抛官后春多醉,不读书来老更闲。
  琴里知闻惟渌水,茶中故旧是蒙山。穷通行止长相伴,谁道吾今相与还。
  乃是白居易的《琴茶》一诗。
  光波翼问道:“莫非这蒙顶楼的第二绝是琴曲《渌水》吗?”
  小二竖起大拇指赞道:“大爷果然是有见识的人。咱蒙顶楼有位青阳姑娘,既精通茶道,又弹得一手好琴,尤为擅长《渌水》一曲。青阳姑娘人也长得极为标致。这蒙顶茶号称禅茶,来这里的客人大都说是为品茶参禅而来,可是依小的看,懂得品茶的人能有几个?参透禅机的人便更加不可得了。小的说句放肆话,我看十人之中,倒有九个半人是为着青阳姑娘而来的。”
  光波翼听罢哈哈大笑道:“说得好!我既不懂茶,也不懂琴,更不懂禅,不过这青阳姑娘却是要见上一见。”
  小二忙打躬道:“哎哟大爷,您老千万别多心,小的可不是说您二位。”
  光波翼道:“不妨不妨,你去叫人收拾两间最好的客房,晚上我们便宿在这里。”
  “好咧!两位慢用,小的这就去准备。”小二笑得满面春风,转身退下。
  黑绳三与光波翼侧头相视,二人便举箸而餐,故意有说有笑,尽说些本地的新奇事物,便好似初到此地的旅客一般。
  用过饭,小二早将二人的行李、房间安排妥当,来请二人道:“青阳姑娘已备好了琴、茶,恭候两位大爷。”
  二人随小二来到二楼一间雅室,见那室内分为里外两间,陈设竟极为质朴,离地数寸的矮榻之上铺设一席,席上置一张原木色的小方几,几上摆着各色杯盏茶具。与榻相对的临窗屋角处还放着一个铜火炉,另外一个屋角则摆着两个大水罐。
《大唐忍者秘史(中册):幻化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