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节
徐太后闻言微微一笑,道:“我听皇上说,黑爱卿身负绝世武功。如今匪患猖獗,朝廷正当用人之际,哀家有心举荐爱卿往军中效力,以图早日建功显身,爱卿可否愿意?”
黑绳三道:“报效朝廷,为皇上尽忠,乃微臣本分。皇上与太后但有差遣,微臣必当尽心竭力。”
太后喜道:“如此甚好。黑爱卿,你可知哀家为何如此器重你?”
黑绳三作礼道:“微臣愚鲁,请太后明示。”
太后缓缓说道:“先帝共有八子、九女,这九位公主已有三位早薨,余下六位有四位已经出嫁,眼下宫里就只剩下仁寿、遂宁两位公主。遂宁公主年纪尚幼,仁寿公主却已年满十六,乃哀家所生。哀家一向多病,自知来日无多,眼下唯一放心不下的便是仁寿公主的婚事。想那公卿望族中的子弟虽众,成器的却是不多,久居豪门,多半娇生惯养,纵然将门之子,亦多动不得真刀真枪。我这位女儿却又偏偏喜爱舞刀弄枪,蹴鞠、马球、剑槊、弓矢,无一不好,无一不精,对那些琴棋书画、女红针黹却毫不上心。哀家每每跟她谈起终身大事,她便说,要嫁便嫁一位武功盖世的真英雄,否则宁愿老死于宫中。”
黑绳三此时心中已明白大半,原来太后想招自己做驸马,遂问道:“微臣听说,长公主喜好古琴,故而将李义南李将军的表妹留在宫中教琴,不知可即是仁寿公主?”
太后道:“正是她。不过她哪里喜好什么古琴,倒是皇上痴迷于此。”说罢又上下端详了黑绳三一番,见他身材修长,面白如玉,两鬓乌丝飘垂,甚是英俊倜傥,不觉越看越爱,续道:“哀家见黑爱卿一表人才,武艺又高,倒是做驸马的理想人选,不知爱卿意下如何?”
黑绳三听徐太后说仁寿公主并非爱琴,却是僖宗自己假托长公主之名,留陆燕儿在宫中,又想起前日宫中那一幕,心中不免又是一阵搐痛,黯然答道:“臣出身卑微,武功实也平平,为人又复粗鄙,如何配得上公主万金之尊?”
太后哂笑道:“爱卿何必过谦,所谓英雄不问出身,想要富贵还不容易?有哀家举荐,短则数月,长不过三二年,还怕你做不到一位大将军?”
黑绳三推说道:“太后好意,微臣岂敢不领。只是婚姻大事,微臣不敢擅自做主,须得问过父母大人方可。”
太后点头道:“这个容易,你可修书一封,向父母禀明此事。仁寿公主虽有些顽皮,却是一位知书达理、端庄秀丽的好姑娘,何况她身为长公主,乃当今皇上的亲妹妹,你父母应无反对之理。”
黑绳三无奈,既然无法当面拒绝太后,便只得暂且应承下来,日后再图推脱之计。
被徐太后留在宫中用过午饭,黑绳三回到李府,李义南问起太后为何事召见,黑绳三便据实相告。李义南听罢亦大感为难,忙命人去孙遇府中请孙遇过来一同商议。
孙遇道:“如今看来,黑绳贤弟唯有亲自去向皇上陈明利害。贤弟若是做了驸马,忍者身份早晚会暴露,此事一旦在朝中传开,后患无穷,想必皇上也能明白此理,自会想办法力劝太后转变心意。”
大家均觉孙遇所言不错,李义南便与黑绳三一道,立即进宫面君。谁知僖宗并不在惯常所居的紫兰殿中,守门宫监亦不说明僖宗去了何处,黑绳三心中却已明了,僖宗必是又去了珠镜殿侧院。
二人从宫城出来,李义南安慰黑绳三不必着急,明日一早可再来见驾,不料黑绳三却道:“见与不见都不打紧,一切随缘吧。”
李义南忙道:“贤弟不必灰心,愚兄一定尽力帮助贤弟劝说皇上,否则非但贤弟一人难过,咱们也无法向燕儿姑娘交代。”
黑绳三哂笑一声道:“在下与陆姑娘非亲非故,为何要向她交代?”
李义南闻言一怔,问道:“贤弟何出此言?任谁都知道,贤弟与燕儿姑娘相知相许,只可惜你一直公事缠身,否则早些与燕儿姑娘完婚,也不至于惹出这些岔头。”
黑绳三道:“我与陆姑娘相识未久,亦谈不上相知,只怕是大家均有些误会。”
李义南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正待再问,黑绳三却笑道:“兄长不必太过担心,明日我随兄长进宫见驾,成与不成亦不必放在心上。今日正好异之兄也在,我陪两位兄长好好吃一回酒,咱们一醉方休。”
黑绳三一向不喜饮酒,如此一来,李义南愈加不明就里。
次日酒醒,日已高照,二人顾不上吃早饭,李义南便拉着黑绳三匆匆进宫见驾。
僖宗见了二人,似乎颇为高兴,未及黑绳三启齿,便说道:“昨日太后对朕说,想招黑绳爱卿做驸马,朕也正有此意。太后还向朕举荐爱卿往军中效力。上个月朕刚刚将高骈调为淮南节度使,充盐铁转运使,希望他能够全力以赴讨剿反贼。原泾原节度使周宝现为镇海节度使。朕现在便诏你为骑都尉,再让田大人举荐你去周宝那里做都虞侯,辅佐周宝一同协助高骈讨贼。爱卿回去休整几日,尽快启程赴任。朕希望爱卿早日立功回朝,迎娶仁寿公主。”
(按:节度使一词始于东汉,唐代节度使则源于魏晋时代的“持节都督”,持节都督出征时为一军统帅,屯驻时则为军区首脑,对所统将领及州郡长吏都有节制乃至生杀之权。节度使成为固定职衔是从睿宗景云二年(711年)四月,以贺拔延嗣为凉州都督充河西节度使开始的。天宝后,唐共有北方八镇节度使,加上剑南、岭南两镇共为十镇。节度使集军、民、财三权于一身,权重一方,并常以一人兼统两到四镇,时称“节镇”。因其权力过大,朝廷外重内轻,终于导致安史之乱。后为平叛、制衡北方诸节镇,内地也相继设置节镇,全国增至二十余道,不置节度使处亦置“防御使”,防御使不赐旌节,多以“采访使”兼领。其后,采访使更名为“观察使”,例兼“都团练使”或“都防御使”,兼理军民,成为地位略低于节度使的地方军政长官。
节度使的僚佐有副使、支使、行军司马、判官、推官等,将校有押衙、虞侯、兵马使等。节度使的僚属,都由节度使自行选任,然后上报朝廷批准。所统州县长吏虽由中央任命,而实则听命于节镇。遇刺史位阙,节镇常遣上佐摄职,再报请朝廷正授。故而上文中僖宗欲授黑绳三兵马使之职,亦须令身为观军容使的田令孜向节镇举荐,而不便亲自出面任命。)
黑绳三与李义南闻言均吃惊不小,黑绳三遂向僖宗告罪,将忍者不便成为皇戚之理陈述一番。僖宗听罢笑道:“爱卿不必担心,朕早已想过此事。今日朕便赐你姓名,今后你不可再向人提起原来的姓名,亦不可在人前施展忍术。”
二人闻言同时叫了声“皇上”,僖宗摆手道:“两位爱卿不必多言,让朕想想,赐予爱卿什么姓氏为好。”
黑绳三见僖宗心意已决,只得暗自苦笑一声,禀道:“臣斗胆请求皇上赐臣姓墨,名省。”
“墨省……”僖宗念道,“爱卿为何想要这个名字?”
黑绳三回道:“臣姓氏中本有一黑字,墨者,不忘本也。省者,臣愿三省己身,不负圣上垂爱之恩。”
“也好。”僖宗点头道,“朕便准你此奏,从今往后,爱卿便叫作墨省,朕再赐你表字承恩。”
黑绳三叩首谢恩,僖宗令其平身,又道:“墨爱卿此去赴任,还有何需要,可对朕讲。”
黑绳三道:“臣想明日一早便启程,恳请皇上让田大人尽快将书信写就,臣也好带信上路。”
“哦?”僖宗诧道,“爱卿为何如此心急?”
黑绳三道:“臣报君、报国心切。”
僖宗哈哈笑道:“爱卿该不会是等不及要做驸马吧?也好,我这便命人去传田大人来。”
回到府中,孙遇已等了二人大半日。李义南一见孙遇便叹气道:“我今日是彻底糊涂了,不但被皇上搞得晕头转向,更被黑绳贤弟——唉!被这个墨贤弟弄得摸不清头尾。”
孙遇忙问发生了何事,听罢李义南所讲,孙遇半晌无语,李义南再也沉不住气,起身问道:“你们两个为何都不说话?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孙遇将李义南拉回椅子上,说道:“太后那边姑且不必论,皇上如此执意招黑绳贤弟做长公主的驸马,只怕并非简单之举。”
“有何不简单?”李义南问道。
孙遇欲言又止,略一沉吟道:“眼下尚不好说,姑且观望之。”又对黑绳三说道:“黑绳贤弟,你是不是见过燕儿姑娘了?”
李义南闻言也看向黑绳三,黑绳三却只嗤笑一声,并不作答。
孙遇又道:“贤弟……”话未出口,黑绳三起身抢道:“小弟明日便启程了,两位兄长不为我把酒践行吗?上次咱们在青龙坊曲江畔上那家酒楼话别,今日咱们何不再去那里吃个痛快?”说罢拉着二人便向门外走去。
当晚,三人相互搀扶着回到李义南府中。孙、李二人倒头大睡,黑绳三房中却传出悠悠箫声,呜呜咽咽,夜深方休。
次日清晨,黑绳三早早起身,向孙、李二人辞行,二人酒意尚在,一见黑绳三均大吃一惊。只见黑绳三两眼通红,似乎彻夜未眠,更奇怪那两缕鬓发,一夜之间竟然变得白如雪霜,恰似两条洁白的丝绦挂在耳畔。
第四十七回 看乐殿戏言邀赏,灵符院乱箫作怪
送走了黑绳三,李义南老大烦闷,不知黑绳三身上究竟发生了何事,为何一夜之间竟白了双鬓。虽说他不情愿做仁寿公主的驸马,却也不至于如此伤心。孙遇倒是看出一些端倪,请李义南设法去宫中打听打听陆燕儿近况究竟如何。
这一日李义南正在家中闷坐,忽然陆燕儿来访,李义南又惊又喜,忙与夫人一同迎出门来。却见陆燕儿从马车上下来,前后数名侍卫、宫监围绕,并有两名宫女随侍,俨然一副皇家贵族气派。